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篇
  免费   0篇
法律   39篇
  2013年   8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10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薛子进  范学伟 《法人》2013,(6):30-36
由于与一场合同纠纷执行案的被执行人拥有同一位投资人,郑州新型包装材料研究所被河南中牟法院追加为被执行人,因此被执行的土地等资产价值高达数千万元,却仅以1227万余元的价格被拍卖,而案件执行标的仅为区区309万。更富  相似文献   
2.
薛子进 《法人》2013,(1):14-21
国有企业重庆合川丝绸总厂曾经拥有数千万元资产和价值16亿元的土地,一家私营公司却能以406万元的微小代价将其尽收囊中——其间充斥的纷争、权谋和种种暗箱交易至今未能揭开,这幕后是否还有黑手?"一个私企老板仅以400万元,就买走了重庆合川丝绸总厂价值16亿元的土地,谁相信这里面没有黑幕?"在靠近原丝绸厂的一栋简陋房子里,衣衫单薄的李年(化名)双手微微发抖,不知是因为这深冬的寒冷,还是因为无法抑制的愤怒。作为重庆合川丝绸总厂(下称"合川丝厂")的老职工,李年这些年来一直在为数千名职工的权益奔走呼号。  相似文献   
3.
薛子进 《法人》2011,(8):61-63
一起看上去简单的暴力伤害案件,揭示的却是宜兴市二手车市场的重重黑幕,宜兴市国税局等政府部门从中扮演了怎样的角色?  相似文献   
4.
薛子进 《法人》2011,(11):58-61
山东中文沂星电动车公司价值2亿多元的股权为何不翼而飞?一位叫张孝阳的河南人利用其"董事长"、"法定代表人"的身份,成立多家公司,通过所谓的关联交易和资金腾挪,掏空合资公司,从而导演了中国电动车业界最大的这一幕丑剧,北京科技大学一位大名鼎鼎的教授也牵涉其中  相似文献   
5.
薛子进 《法人》2011,(6):16-27
金利斌、高庆昌、卢立强、魏东、裘祖贻、乔金岭——在告别这个世界的最后一刻,这些曾经声名显赫的商界精英想了些什么?究竟是什么原因让他们自己选择了一条不归之路  相似文献   
6.
薛子进 《法人》2010,(1):12-19
河南济源煤业公司在短短几年时间就连续发生了18起共35人死亡的安全事故,而且其中竞有12起共17人死亡的事故被瞒报。期间,国家安监总局两任局长曾先后对该企业多次瞒报一事作过批示,要求严肃查处,然而悲剧并未停止上演——这是否意味着类似的企业在保证安全生产方面已经无可救药?我们能够实现载人航天飞行,却为什么不能安全地进行煤矿作业?记者追踪4年,多次前往济源、洛阳、郑州、四川等地调查,先后采访了近百人次,试图还原该企业瞒报矿工死亡事故的全过程,并找到每一起矿难的真正根源  相似文献   
7.
中国法治化进程中,在有法可依的今天,一家非法社团———“中国硬笔书法家协会”竟然存在15年之久而不被取缔?其原因究竟何在?相关行政管理部门是否存在不作为的失职行为?可见,有法可依却执法不严的问题应更值得人们深思。  相似文献   
8.
薛子进 《法人》2004,(2):90-92
山西省运城市政府个别领导将两家国有企业以6410万元的超低价格卖给了私企老板。两个多月后,在市委、市人大及时的监督下,使这两家国有企业又以2.3亿元的高价重新协议转让。前后短短两个月两者之间竟相差了1.6亿元  相似文献   
9.
薛子进 《法人》2013,(10):31-34
化肥公司和康润丝绸的职工代表先后向合川区国土局等政府行政部门,提出政府信息公开申请。同时,也向各级检察院和纪检委邮寄实名举报信,反映在国企破产中官商勾结,致使大量国有资产流失,严重侵害职工权益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薛子进 《法人》2013,(8):30-31
本刊2013年第一期刊发了题为《重庆价值16亿元国企土地流失黑幕》的封面报道,引发舆论剧烈反响,众多人将目光投向了发生在重庆的这场涉及国有企业改制中土地流失问题的事件。半年后,《法人》记者再次前往重庆合川追踪这起事件的后继走向,却惊讶的发现,涉及资产16亿元的康润丝绸破产案仅是重庆市国企破产案中的冰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