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法律   1篇
中国政治   2篇
  2022年   1篇
  201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随着无线网络全覆盖(FMWC)的普遍深入与日渐成熟,许多机构都开始采用这种信息通信技术(ICT)配备现场工作人员.这些项目的目标是通过利用这种技术使野外作业得以自动化,也就是通过有效率地使用野外作业的资源和设备,使野外作业能力和效果更佳,它改善了野外作业人员的响应质量,并提高了野外作业的处理速度.虽然这些项目已经同时在...  相似文献   
2.
描述了当今世界移动通信技术及其广泛应用的发展潮流和趋势;提出了移动政务的三个核心概念:移动政务终端、移功政务信息系统、移动政务体系;通过全面的文献调研,归纳总结了中国移动政务研究主要关注的基本概念;分析总结了中国移动政务的现状,包括网络通信技术、终端、支撑平台系统、信息安全等技术层面,政务领域的主要应用,移动政务系统所...  相似文献   
3.
信息技术已日益成为公众共同生产公共服务的核心要素之一,但信息技术塑造了哪些新型共同生产,并对其公共价值带来何种影响,现有的研究对此尚未予以系统性的解答.论文通过文献综述回顾了基于信息技术的共同生产的有关文献,整理归纳了目前的研究现状,并分析了未来潜在的研究方向.研究发现,不同种类的信息技术已经被用于促进公众参与共同生产,从而形成了"公众众包""以政府为平台"和"自动化共同生产"等共同生产的新模式.但围绕信息技术如何影响共同生产的公共价值这一问题,现有的文献还存在明显的争议.许多研究都认可了信息技术具有提高共同生产效率和效益、激活公众参与和赋权,并促进共同生产的包容性和代表性的潜力;但也有研究对这些观点提供了相反的证据.这种矛盾揭示了能否有效使用信息技术来促进共同生产并创造公共价值,不仅取决于技术和数据因素的影响,同样也是组织和公众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但目前对这些因素及其相关关系的系统性实证研究仍然有限.因此,未来的研究可以比较在各类信息技术推动下共同生产的多样化运作过程,并评估这些信息技术带来的实际影响;尤其聚焦于我国数字治理的具体情境,深入探究影响这些基于信息技术的共同生产的关键因素,从而推动相关领域的理论发展.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