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法律   6篇
综合类   1篇
  2015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1.
谢长华 《法制与社会》2013,(21):112-113
本文基于只有监督,公正司法才可持续性和最大化的理念,探究舆情监督中司法独立问题,彰显舆情监督司法正能量,翼对司法公正的建设产生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2.
案情简介:1993年8月10日晚上,被告人叶文杰等人在福州展览中心遇见被害人陈某,叶以陈欠其赌债为由,将陈挟持到市郊柱山铁路处,向陈索要人民币四千元赌债;当陈说没钱时,便迫陈脱下戴在身上的金项链一条,金戒指一枚(价值人民币八千多元)作为抵押,待清结赌债时赎回该金器。随后,在龙华大厦、物资大厦开设房间,将陈某转移至上述地点,逼陈打电话向朋友筹集现款还赌债,后因朋友没钱未筹到款,拖到12日凌晨2时许,陈乘叶等人熟睡之机,从物资大厦8O7房间逃出。起诉书指控叶文杰等人以勒索钱财为目的,采用暴力手段绑架他人,其行为…  相似文献   
3.
世上任何人都无法建立一个没有漏洞、解释力无远弗届的理论,为此,澄清理论效用边界极富法律价值。实务中那种坚持强奸案件不存在轮奸共犯行为中止的观点,如用"上楼理论"便可透视出似是而非,欠缺公允。其实,轮奸认定情况复杂,与共同犯罪相比较,具有可以行为拆分的特殊结构,系属共同犯罪理论的例外。  相似文献   
4.
谢长华 《法治研究》2006,(12):22-23
一、律师职业特性 律师职业是在法的框架内为委托人提供维护权利不受侵害的服务,其特点带有一种博弈性,似乎与社会和谐、稳定不合,但实则内涵是相融的,因为,两者可以良性互动,前者对后者有促进功效,而后者对前者起保障作用。不过,现实中有时委托人委托事项具有合法性,可却与地方权力、官员利益存在矛盾,那律师应该如何为委托人服务才与社会和谐、稳定相一致?  相似文献   
5.
谢长华 《法治研究》2011,(10):41-45
无证村医一旦与患者发生医患纠纷,将其定性非法行医已无争议,但在现行法律中,并末规定非法行医罪名下与诊疗有关的人身损害纠纷的举证倒置归责,致使实务界莫衷一是,造成当事各方维权障碍,遭人诟病。为此,本着拾遗补漏精神,挑选这横跨刑、民且法律含糊的非法行医罪名下人身损害纠纷的举证责任承担之疑难问题开展探析,形成了非法行医侵权之诉生搬硬套举证责任倒置貌似合理实不靠谱,充其量也只能在一般侵权举证规则下酌情辅之公平原则之管见,以填补该法域研究的一项空白。  相似文献   
6.
造船的主体资质与承揽能力资质,对于建造海船合同效力的评价十分重要,但在实务中却被海事司法边缘化,导致争议纷纭,损害我国造船领域的法治形象.为此,探寻资质问题跟建造海船合同效力挂钩的正当性、合理性答案,显具积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因为,对犯罪的未成年人拯救,最佳办法莫过于在审判之中予以司法公正,通过让其知法、畏法、信法,进而扭转轻法,走向守法。所以,优化和建设良好的司法环境,对未成年人犯罪重犯预防是非常重要的,作为司法者尤其应该踏踏实实地从每一个案件做起。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