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篇
  免费   1篇
法律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法学》编辑部: 1984年10月我应美国哈佛大学和麻省理工学院的邀请前往讲学和研究,有机会与各国学者专家交流各国法律教育制度。我们彼此进行了感兴趣的讨论。其中有东道主哈佛大学法学院东亚研究所费能文博士、英国伦敦大学学者白立朴和我国武汉大学学者蓝海昌。在太平洋彼岸,我们看到《法学》在开展法学教育改革问题的讨论,对此,我们颇为关心。为此,我们很想把美国、英国的法律教育制度介绍给我国的法学界。当然,我国有自己的国情,不能照搬外国的东西,然而,美英国家的法律教育制度,对我国不会没有一点借鉴和参考作用的。如果本文能在贵刊发表,那将是我们的荣幸。  相似文献   
2.
<正> 美国哈佛大学法学院东亚法律研究所是法学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好场所,是法学上学术交流的良好阵地。全世界的访问学者聚集一堂,不分民族、种族,不分宗教和政治信仰,不分国界,彼此畅所欲言,交流各自的法律教育制度和介绍自己在法律教育上的经验以及探讨在法学上悬而未决的问题,从而大开了彼此的眼界,收益不小。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