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法律   2篇
中国共产党   1篇
中国政治   1篇
综合类   3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5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1.
我国提出依法治国的理念已有多年.且颇有成效.但是成效亦是有限的.因为法治理念还没有真正深入人心,公众依然缺少法律信仰。因而法治的建设必须要有其相适应的文化土壤和思想观念。、在这些文化土壤和思想观念中,尚法精神至关重要,没有公众的尚法精神,没有整个社会对法律的信仰,那么走法治之路必然困难重重.因此.培育公众的尚法精神理应成为法治建设的重点.  相似文献   
2.
儒家法文化在中国封建法律思想中长期占据着统治地位,不仅对维护当时社会的统治和社会关系起了巨大的作用,而且对今天人们的法律思想意识产生着重大的影响。虽然在近代遭受了一系列的冲击,儒家法文化中有很多积极因素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法治建设有借鉴意  相似文献   
3.
从20世纪末叶起,由于刑事诉讼法宪法化的潮流使得英美法系与大陆法系的刑事诉讼基本制度有日益合流的趋势,笔者认为有必要把更多的目光投射于发芽于英美法系土壤之上的证据排除规则,浅析其对于中国刑事审判实务中证据排除规则发展的启发。甚或对于中国刑事证据法体系的建立完善有所裨益。本文首先介绍了证据排除规则的理论依据及发展状况,再者阐释该规则对于刑事诉讼体系运作的重要意义,探讨证据排除规则在中国刑事诉讼证据制度运行过程中的可适用性以及适用的范围。  相似文献   
4.
在侦查程序中面对强大的国家公权力的追诉,当事人为了维护自己的合法权应该获得律师帮助的权利,这已成为共识。在侦查阶段犯罪嫌疑人聘请律师往往是非常困难的,而且聘请到律师也并不意味着就一定获得了律师帮助权。要想获得帮助权还要将律师帮助权所含的各项内容落到实处,否则当事人在侦查程序中就很难更好的维护自己的权益。  相似文献   
5.
本文主要从既判力的相关概念、成立条件和作用方面,探讨既判力与我国民事再审制度的矛盾与冲突以及相关的应对之策。  相似文献   
6.
"毒树之果"的含义是指执法人员通过不合法的程序所取得的材料,均不得在审判中作证据使用,尽管这些材料有可能或能够证明案件的真实情况。本文认为不应该对非法取得的实物证据一律予以排除,要对非法取得的实物证据排除规则采取正确的态度。  相似文献   
7.
贾黎 《工会论坛》2008,14(4):135-136
证人证言对认定案件事实非常莺要,而现实中证人拒绝作证或拒绝出庭的情况非常普遍。而要让证人出庭作证就必须建立完善的证人保护制度。笔者建议在我国设立专门的证人保护机构,建立事前保护制度并加强事后保护;建立证人保护程序;建立对证人的补偿和赔偿制度,等等。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