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法律   7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在详细介绍VITA专利政策主要条款的基础上,分析其在专利信息披露及专利许可原则方面的进步性,并就VITA专利政策的可适用性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2.
赵启杉 《知识产权》2004,14(6):51-56
随着知识经济的深入发展,技术创新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日益凸现.而政府促进创新的主要途径是建立一种合理有效的政策环境.美国联邦政府制定了一系列的促进创新政策,竞争机制和专利保护在其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这两种政策紧密联系、相互影响,共同支持和鼓励知识经济中的技术创新.过去大多数美国人都以美国的专利制度为骄傲,认为其能有效促进创新,从而整体上倾向于专利权的扩张和强保护.然而随着经济和技术的发展,人们发现在美国现行的专利体制下出现了专利权过多过滥的现象,这不仅不能促进创新,反而不利于技术开发和推广,甚至引起了对自由竞争的阻碍.因此人们开始重新审视美国现行的专利制度.美国联邦贸易委员会(以下简称FTC)和美国司法部(以下简称DOJ)在这样背景下就专利与竞争的协调以及现行专利制度中存在的问题召开了听证会,并做出了名为<促进创新-竞争与专利法律政策的适当平衡>的报告(以下简称促进创新报告).在此,笔者将简要介绍该报告的主要内容,并对其作出简单的评价.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美国联邦贸易委员会N-Date案的分析,探讨有关专利权人在标准化过程中做出的专利许可声明的法律性质及其对专利受让人的约束力,以及如何运用竞争法规则避免专利权人在标准化过程中通过转让专利权规避其许可承诺,并提出该案对我国标准化组织完善知识产权政策以及对我国相关司法和行政执法工作的启示。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标准化中由专利行使行为所引起的各种法律纠纷在学界和业界引发了热烈讨论。在标准的制定和实施过程中,由于信息不对称,容易导致专利劫持和技术锁定且可能会排除、限制竞争。有鉴于此,各标准化组织纷纷制定专利政策,如信息披露制度和RAND许可原则对标准化中的专利权行使行为进行事前预防;但如果相关专利权行使行为已经对竞争产生了限制和排除作用,则需要反垄断法进行事后纠正。就目前而言,美国和欧盟的反垄断法执法机构主要关注违背专利信息披露义务、RAND许可原则下寻求禁令救济、通过专利转让规避专利许可声明这三类较为典型的专利权行使行为。相比之下,我国2013年的《工商行政管理机关禁止滥用知识产权、排除限制竞争行为的规定(征求意见稿)》第12条虽然对经营者利用标准的制定和实施从事排除、限制竞争行为进行了规定,但尚有一些不足之处;未来,应结合反垄断法规范标准化中专利权行使行为的要点,针对我国相关司法和行政执法实际情况进行完善。  相似文献   
5.
我国《反垄断法》第55条就《反垄断法》在涉及知识产权的案件中如何适用作出了特殊规定。从其立法表述看,采用了除外条款加特殊情形例外的模式。但这种立法表述并不利于对知识产权法与反垄断法关系的正确解读,也容易给反垄断司法、执法实践带来困惑和争议。近年来,随着经营者将知识产权作为一种竞争资源广泛应用于经营活动,类似于《反垄断法》第55条表述的立法例已经或正在为世界各国相关反垄断立法所淘汰。各国反垄断司法和执法实践不断证明:知识产权制度不需要反垄断法作出原则性的除外规定,而需要在将反垄断法适用于知识产权案件时为相关司法执法活动提供具体的指南。因此,我国《反垄断法》也应该按照这个立法趋势进行修订。  相似文献   
6.
美国电气及电子工程师学会(以下简称IEEE)继VITA之后在今年年初制定了新的专利政策,并主动将其专利政策提交美国司法部进行反垄断审查.4月30日,美国司法部就IEEE的商业反垄断审查请求给予了回复.文章从介绍美国司法部的反垄断商业审查入手,分析标准化组织主动提请审查的原因,进而以IEEE的最新专利政策为例,介绍关于专利信息披露和专利许可条件事先披露政策的最新动向,并就IEEE新专利政策的利弊所在进行点评,最后,介绍美国司法部对IEEE专利政策的主要审查意见,从而揭示美国司法部对标准化组织的专利政策审查的关注要点,并就一些核心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有关于专利权人在标准化过程中做出的专利许可声明对专利受让人产生何种法律约束力的问题成为学界和业界讨论的热点问题。世界各大标准化组织也纷纷尝试修改其专利政策,以避免专利权人在标准化过程中通过转让其专利权而规避标准化组织的知识产权政策以及其在标准化过程中做出的许可承诺。但受标准化组织本身法律地位的限制,这种方法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该问题。从美国联邦贸易委员会N-Data案裁定出发,深入讨论专利权人在标准化过程中做出的许可承诺的法律性质以及其是否应该对专利受让人产生约束力,进而分析采用竞争法调整相关问题的原因和思路,最后提出该案对我国标准化组织完善知识产权政策以及对我国相关司法和行政执法工作的启示。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