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篇
  免费   0篇
法律   2篇
中国政治   18篇
综合类   6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4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8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大到国家,小到个人,都有形象问题。湖北警官学院(以下简称警院)自不例外。且警院形象的优劣,不仅直接影响警院的格评估,还长期影响警院的生存发展。如何塑造和维护良好的警院形象,本文拟对此作初步探讨。一、警院形象的内涵所谓警院形象,是指警院在办学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内外行为特征的总和及其在社会公众心目中获得的评价性印象。这一内涵表明,警院形象不仅反映警院行为自身的整体特征,而且还以人们对警院的评价印象为前提。警院形象的基本构成有五大要素:1.学生形象学生形象是警院的“产品形象”。每个学生就是一张警院的名片。学院风纪…  相似文献   
2.
20 0 2年 3月 1 1日至 6月 1 5日 ,湖北省公安厅工作指导组进驻湖北省襄樊市樊城区 ,指导、参与樊城区“打黑打暴 ,反抢反盗”(以下称“两打两反”)的专项整治斗争。指导组在认真履行“参谋、督导、实战”职责的同时 ,对该区社会治安存在的突出问题进行了较深层次地调研 ,力求通过分析原因 ,为建设樊城区社会治安管理长效机制、实现社会长治久安提供对策和建议。  一、樊城区社会治安存在的突出问题(一 )案件总量 持续攀升樊城区刑事案件近几年呈大幅度增长趋势。近五年樊城区刑事案件比较表 (表 1 )项目数据年度 1 997年 1 998年 1 999…  相似文献   
3.
中国近代警察制度的最初启蒙,是从清末国人认识外国在华的租界"巡捕"开始的,而促使大规模创建中国近代警察制度的重要领军人物,当推时任湖广总督的张之洞。如同毛泽东当年所说"讲到重工业,不能忘记张之洞"一样,笔者认为,研究中国警察史,也不能忘记张之洞。  相似文献   
4.
“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一项庞大的社会系统工程。它有赖于立法、司法、执法、守法、法律监督等方方面面环节的强化。从我国目前的法治实践来看,认真解决“有法必依、执法必严”的问题,保障现有法律的充分实施,是摆在国人面前的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Zo年,是我国立法史上的春天。我国在“有法可依”上成绩斐然。据统计,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了法律及有关法律决定310多件,国务院制定了行政法规750多件;有立法权的地方人大制定了地方性法规533多件。可以说,我国已经从法制不健全到拥有了一…  相似文献   
5.
本文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创新思维的要求,运用SWOT分析法,系统研究湖北警官学院现实的机遇、挑战和优势、劣势,提出在办学定位、校园文化、教学科研、师资建设、学生培养、校务管理等六个方面的“特色战略”,力争变特色优势为竞争优势,使湖北警官学院实现超越式发展,跻身全国公安强校。  相似文献   
6.
特色——一个不应回避的时代命題“优质学校是人才的摇篮,劣质学校是智者的墓地。”而评价学校优劣的标准,多样而动态,唯有特色永恒。显然,我们追求优质,就必须创新特色。这是一个不应回避的时代命題。追求优质,创新特色,应具有追求此目标所采取的行为模式——战略。而这种战略  相似文献   
7.
进一步创新思路,深化警务改革,构 建新型治安防控体系,是新形势下公安 派出所立足社区、依靠社区、服务群众、 确保一方平安的警务工作新探索,为此, 结合工作实际,笔者谈一谈自己的一些 看法。  相似文献   
8.
文章从以“人·从·众”为内涵的公安校园文化思想与共产党员的素质标准、基本言行准则、宗旨要求的密切联系切入,论述了一名合格的警院共产党员应具备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行为准则,并对达成这一目标的方式、方法进行了分析、探讨。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湖北警官学院秉承“以育人为本、以从警为根、以文化为魂”的办学宗旨,以锻造“德才兼备、文武双全”的优秀警务人才为目标,传承和创新校园文化,形成五大文化体系的校园全覆盖,两次荣获湖北省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一等奖,被全国公安文联命名为“全国公安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示范基地”。  相似文献   
10.
创建“警察临战学”的若干思考   总被引:7,自引:7,他引:0  
创建警察临战学是警务实践、公安队伍建设、公安学理论繁荣的需要。警察临战,是指公安机关及其人民警察为了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治安秩序,对那些具有突发性、对抗性、危难性的各类案(事)件的临场战斗和紧急处置;警察临战学的研究对象是警察临战处置活动及其规律性;警察临战学是公安学的分支学科,是一门应用性学科;警察临战学的理论体系应包括基础理论、应用理论、技术理论、史学理论等内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