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世界政治   2篇
法律   3篇
中国共产党   1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王婕  郎爱云 《法制博览》2013,(3):147-148
本文从执法办案风险的界定、实行执法办案风险评估预警机制的理论及现实基础出发,分析了在执法办案风险评估预警工作中的经验及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对风险评估的原则、范围、标准、程序等方面进行了界定和思考。  相似文献   
2.
郎爱云 《法制与社会》2013,(16):189-190
地震灾害要求应急指挥权的高效运作,而现有地震法律法规对地震部门在震后抗震救灾指挥工作中的地位定性不明,职能笼统不清,不利于抗震救灾。借助《破坏性地震应急条例》的修改契机,通过系统完善地震法律法规、制度设计和安排(包括防震减灾法和国家地震应急预案,以及突发事件应对法和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等),可明确地震部门在地震管理体系中的法律地位、在震后抗震救灾指挥工作机制中的主要职能、职能行使方式和程序,增加地震部门的话语分量,确保指挥科学、决策高效、应对迅速,尽可能将震灾的高度不确定性置于可控范围,最大限度地发挥地震部门对口管理和专业技术的双重作用。  相似文献   
3.
高校是确立并稳定青少年科学社会主义价值观的教育主阵地,但在面对非重刑事犯罪现象时屡陷入硬法盲区,且反向推动了道德多元化价值标准的异变,加剧了情理和法理冲突,甚不能够维系科学价值观的基本模式并使之在组织系统内部进行制度化运作,而针对性完善软法建设可通过其规范作用和民主、补充、转化等价值特性厚德化法(硬法),破解学生管理工作难题,其前提是须坚守法德同质的立法立场。  相似文献   
4.
高校党员培养工作事关党的命运和国家社稷,入党动机和责任落实是培养工作的两极也是重心。特色培养可将防灾文化融入党员发展教育,使"崇德博智、扶危定倾"成为防灾党员品性,硬制度建设则可强化党员忧患意识,确保党员永葆先进和纯洁。  相似文献   
5.
从国家政策和高校现状分析,高校教育管理模式法治化是可能且必要的,而法治化教育管理模式的推行应当以学生为本,以德的手段依德的标准,刚柔并济,实现法治化模式的软着陆,既育人也育才。  相似文献   
6.
防震减灾工作具有科技属性和社会属性,地震部门则有不同于政府部门的职能特点,建立法律顾问制度,需先分析地震部门依法行政现状,明确顾问设置的目的性价值和工具性价值出发,借鉴现有政府法律顾问运作模式的成功经验,构建包括法律顾问准入门槛(资格条件、专业需求和法律技能、服务于防震减灾事业的思想意识)、具体职责(传统的、服务于地震部门的职责)、运行机制(合作形式、管控模式、工作方式、考核指标体系、薪酬标准和责任落实)等在内的系统化制度.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