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法律   6篇
  2015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攻击性是儿童较为常见的行为,理论界对攻击性的认识一直存在分歧.温尼科特的攻击性理论可以帮助我们从现代精神分析的视角理解儿童的攻击性.温尼科特认为,攻击性是与生俱来的,但其性质随着婴儿成长所依赖环境的不同而改变,够好的环境使儿童的攻击性逐渐整合,不够好的环境迫使攻击性以破坏的、反社会的方式显示出来.原初攻击性是原初爱的表达,并帮助儿童确立一个有自身界限的独立的外部世界.从客体关联到客体使用的发展过程中,儿童攻击客体同时客体幸存于攻击导致儿童对现实的确认和对内部客体与外部客体的区分.反社会倾向最初表达了被剥夺儿童的无助感,是向环境发出的求救信号,是对环境失败而阻碍情绪发展的一种补偿.  相似文献   
2.
关系精神分析是精神分析的一种新取向,包括整合性元理论、社会建构理论和主体间性理论等三种主要理论形态。这三种理论形态都以关系为理论基础,它们是关系精神分析学家一致认可和共同遵循的学科规范。整合性元理论强调各关系模式理论内含的关系核心,将各种理论都纳入关系性理论框架之中。社会建构理论引入社会建构主义哲学思想,将精神分析过程和个体心理发展过程视为个体的主动建构过程,强调个体与他人及环境的互动。主体间性理论在精神分析理论基础上加入了主体间性理论思想,认为母婴关系与分析关系都是一种主体间性关系。  相似文献   
3.
儿童精神分析的出现被视为是精神分析"新范式的开始".儿童精神分析学的方法主要来自并运用于临床实践与临床发现,迥异于学院心理学的方法,有其自身的特色与优势.其方法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研究方法,二是治疗方法.儿童精神分析学最主要的方法包括重构法、观察法、实验法、测验法以及游戏疗法.纵观儿童精神分析学的主要方法,我们会发现它们与发展心理学的研究方法有某些共同之处,但发展心理学则更多地是进行标准化研究和对发展过程的详细描绘,而儿童精神分析学者更多研究心理发展动力与潜意识的影响.二者在研究结果与研究内容方面出现了逐渐融合的趋势,越来越多的儿童精神分析学的研究主题,如母婴关系、自我功能、自我发展、分离与剥夺、受挫与攻击性等逐渐纳入发展心理学的视野.  相似文献   
4.
温尼科特的儿童精神分析学评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温尼科特是英国精神分析客体关系学派的领军人物,以其独特的儿童精神分析的理论与实践研究著称于世.其主要的理论架构包括够好的母亲与促进性环境、真实自体与虚假自体以及过渡客体与过渡现象;分析性治疗强调了环境的作用、退行至依赖的治疗过程以及游戏治疗.然而,应当看到温尼科特研究中也有明显的缺陷,他的理论不成体系且有诸多自相矛盾之处.很多研究者质疑他在个体发展中对环境作用的过分强调,却看不到个体的责任表现于何处;父亲的地位在其理论中是无足轻重的;儿童性欲的问题也没有得到确定的解释.  相似文献   
5.
中小学生自我概念发展的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研究对高小及初中学生自我概念发展的影响因素进行了考察。结果表明 :高小和初中学生自我概念的直接影响因素均为同伴接纳、学生成就、父子关系和师生关系 ,但它们对两阶段自我概念的影响模式有差异 :对高小学生自我概念的影响具有决定性作用的是同伴接纳 ;对初中学生自我概念影响较大的是学业成就和同伴接纳 ;父子和师生关系对自我概念的影响从高小至初中稍有降低。家庭环境变量对中小学生总体自我概念没有直接效应  相似文献   
6.
本研究对高小及初中学生自我概念发展的影响因素进行了考察,结果表明,高小和初中学生自我概念的直接影响因素均为同伴接纳、学生成就、父子关系师生关系,但它们对两阶段自我概念的影响模式有差异;对高小学生自我概念的影响具有决定性作用的是同伴接纳;对初中学生自 我概念影响较大的是学业成就和同伴接纳,父子和师生关系对自我概念的影响从高小至初中稍有降低。家庭环境变量对中小学生总体自我概念没有直接效应。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