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法律   4篇
中国共产党   1篇
中国政治   4篇
政治理论   2篇
  2012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郭梓林 《法人》2007,(6):68-68
当一个人的财富达到一定数量的时候,财富再继续增加时,对人的效用开始递减关于陈晓旭出家,去世,网上有各种传言,有的说是为了避税,有的说是这个原因,有的说是那个原因,我也没有搞清楚究竟是什么原因。但是,我知道,这个现象可以用经济学来解释:当一个人的财富达到一定数量的时候,财  相似文献   
2.
郭梓林 《党政论坛》2012,(10):46-46
在某个电视访谈节目中,嘉宾是一位当今颇具知名的青年企业家。节目渐近尾声时,按惯例,主持人提出了最后一个问题。请问:你认为事业成功的最关键品质是什么?  相似文献   
3.
生活中到处可见成本:向前迈一步的成本是不能退一步,欢乐的成本是忘了痛苦,撒谎的成本是还得撒一个更大的谎,诚实的成本是常常吃亏,偷懒的成本是失去工作,勤劳的成本是失群,随和的成本是被轻视,权利的成本是义务,享乐的成本是虚度,独裁的成本是风险和多数人的压抑,民主的成本是损失效率和少数人的失意,分工的成本是知识的分立和信息的不对称,合作的成本是个人服从组织和兼容并蓄,规范的成本是创新,创新的成本是风险,忠诚的成本是必要的盲目,信任的成本是额外的付出,从一而终的成本是几十年看着一张面孔吃饭,乱爱的成本是…  相似文献   
4.
第一个展望,企业家在完成了企业的商业模式、产权模式和治理模式的构建之后,才能够以一种比较从容的心态来思考企业文化问题。第二个展望,"物以类聚,人以群分",不同企业规模和行业的企业家,他会在不同层面结成某种精神上的聚合,他们会渐渐聚在一起。第三个展望,企业家与学者的结合,或者说企业家开始走进学者的圈子。  相似文献   
5.
郭梓林  SunKing 《小康》2004,(1):34-34
一日有朋来访,说到如今人们的生活改善, 都市家庭中的沙发成为常用坐具,过去 的硬木交椅,倒是不多见了。其原因究竟何在, 言谈间起了些争执。朋友认为,相比于椅子,沙 发功能上更完备,让人在感觉随意、舒服。椅子 虽然同样能坐、能靠,但随意性不足,舒适性不 好。因此,这位朋友认为,沙发功能齐备,椅子  相似文献   
6.
感谢法律出版社给我这样一个说话的机会。他们冒了很大风险.请了我这位法学界的外行,来做一个专业会议的主题发言。可我这个外行竟然敢接受邀请前来“班门弄斧”,多少也需要一点“不知天高地厚”的勇气。  相似文献   
7.
前不久,我从福州飞往哈尔滨,经停济南。出行前几天,就开始莫名烦躁。近来甲型流感猖獗,且多在飞机上传播,所以太太为我准备一大包一次性的医用口罩,但是换登机卡时,未见“英雄所见略同”的同好,只好悻悻作罢。  相似文献   
8.
郭梓林 《法人》2008,(8):87-87
民众个人的主观感觉不可能凭空而起,而是基于自己的价值观、基于自己的人生经验,基于自己对邻居、同事生活的观察,基于自己从所见所闻中对本地区、本市、乃至全国相关信息的了解。作为一个共同体的公众的主流看法,则最终可归因于这个社会决定着人们的生活、命运的制度安排。在不同的制度安排下,个人会有不同的人生经验,会看到不同的生活故事,形成不同的人生价值观念,所有这些因素共同起作用,决定着个人对自己生活于其中的社会的公平程度的判断。  相似文献   
9.
2003年岁末.法律出版社出版了《通向成功律师事务所之路》一书,作者高云通过收集的大量有关律师事务所发展的信息,深入分析了合伙体制、营销策略、人力资源精英、财务和质量控制以及事务所内部改革和发展的具体方案。即便若干年后,诚如高云自己所云:“我期待着将来有一日,中国律师业能够用自己的时间来证明,这本书中的理论是错的。这就意味着,中国律师业找到了适合自己的发展方向和道路。到了那时,这本书就自然走完了它的生命历程,成为中国律师业改革大潮当中一朵小小的浪花,随着滚滚波涛远去。”但从法律出版社为该书出版举办的座谈会上了解到,就目前而言,《通向成功律师事务所之路》对于我国律师事务所的经营管理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这本书究竟会给律师带来些什么启发?引发什么思考?不妨先听听来自出版发行座谈会上律师代表的发言。  相似文献   
10.
在某个电视访谈节目中,嘉宾是一位当今颇具知名度的青年企业家。节目渐近尾声时,按惯例,主持人提出了最后一个问题。请问:你认为事业成功的最关键品质是什么?沉思片刻之后,他并没有直接回答,而是平静地叙述了这样一段故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