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篇
  免费   2篇
法律   22篇
综合类   2篇
  1997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195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盗窃,是秘密窃取他人财物的行为。盗窃犯罪在各国的刑事犯罪中,都占有很高的比重。在我国也不例外,发案率历来居于首位。我国刑法规定了第151、152两个法条。前者为一般盗窃,后者为加重盗窃。多年以来,我国执法部门以这两个条文为武器,与大量盗窃犯罪作了有效的斗争,但随着经济形势的发展,盗窃情况也日趋复杂多变。执法者深感仅以这两个法条,已难于适应当前形势的需要。兹值刑法修改,完善提上议事日  相似文献   
2.
当前,在对制造、贩卖假药罪的处罚上遇到的难题,是刑难抵罪的问题。有的制造、贩卖假药数量大,牟利数额巨大,危害面广或者后果也很严重,例如,广西柳州市唐某等持假证明到青海,卖给西宁医药公司28900余对假蛤蚧,骗取暴利万余元,对这种情况,根据刑法第164条规定的法定刑,最高刑只能判七年有期徒刑,显然太轻,不足以震慑罪犯。这种刑难抵罪的情况,同具有同样骗取财物性质的投机倒把罪、诈骗罪,数额巨大,情节特别严重的可以判处死刑、无期徒刑相比,在量刑上也失去平衡。因而有人主张:本条罪与第一百五十一、一百五十二条规定的诈骗罪或与第一百一十七、一百一十八条的投机倒把罪在以假充真,掺杂使假,骗取他人财物的主观条件上具有法规竞合现象时,可选择重法条判处。具体地说,制、售假药骗取财物数额巨大,适用刑法一百六十四条显然刑难抵罪时,如果其主客观条件也  相似文献   
3.
宗教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宗教观念起源于人类对自然力量的无知、迷惘、恐惧和无能为力,从而对客观世界产生虚幻的错觉和错误认识,认为冥冥中有一种超自然的力量在主宰自己的命运,因而寄希望于上帝、神灵,以求解脱厄运,逃避灾难,于是逐步形成了宗教。到了阶级社会,宗教被统治者利用为巩固其政权,麻痹人民反抗意志的精神武器,把它作为统治工具来培植和支持,正如马克思所说,宗教已成为“人民的鸦片”,列宁对此还曾一针见血地指出:“被剥削阶级进行斗争,必然会产生对死后的幸福生活  相似文献   
4.
挪用公款罪是指国家工作人员、集体经济组织工作人员或者其他经手、管理公共财物的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进行非法活动的,或者挪用公款数额较大、进行营利活动的,或者挪用公款数额较大、超过三个月未还的行为。本文就适用本罪中的有关问题谈些看法。一、对本罪主体的认定本罪主体是国家工作人员、集体经济组织工作人员或者其他经手、管理公共财物的人员。  相似文献   
5.
我国刑法第一百八十七条规定的玩忽职守罪,是指国家工作人员对待自己的工作漫不经心,疏忽大意,或者擅离职守,极端不负责任,致使公共财产,国家和人民的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行为。它是渎职罪之一。它的犯罪主体必须是国家工作人员。非国家工作人员无职可渎,不存在“玩忽职守”的前提。没有“渎职”因素的过失行为造成他人经济上重大损失或人身伤亡后果的,由于其主客观要件的不同,应以他罪定性。玩忽职守罪的主观方面出自过失,客观方面以造成严重后果为要件。未造成严重后果的,不构成本罪,只能  相似文献   
6.
自杀是一种社会现象,在社会生活中时有发生。对这类案件中的刑事责任问题,在群众舆论中常有不同的议论,在处理上也有争论。因为许多自杀案件形成的原因错综复杂,有些  相似文献   
7.
走私,国际上的一般含义是指以牟取非法利润或暴利为目的,违反一国的海关法规,逃避它对外贸易的管理或垄断,非法运输货物、货币和其他物品进出国境的行为。它是一种1际性社会现象,是由于国家间商品差价的存在及各主权国家实行对外贸易管制而发生的。  相似文献   
8.
"政法研究"1956年第四期发表了孔钊、朱荣华两同志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中的有期徒刑缓刑"的论文.在同刊第6期又刊登了童颜、戈风、郑正非三同志"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中的有期徒刑缓刑'一文的几点意见"的三篇文章.他们从理论上对我国有期徒刑缓刑适用的原则、考验期限和考验期的考察等多方面的部题作了比较系统的阐述.现在,我们仅就上述论文中尚待商榷的几个问题,以及他们没有提到、但是和有期徒刑缓刑有关的若干问题提出初步意见,作为研究这个问题的参考.  相似文献   
9.
论缓刑          下载免费PDF全文
缓刑制度的运用,已有百余年的历史。它源始于英国法官希尔,当时鉴于被告罪行轻微,素行端正及犯罪后有悔改意愿等情况,认为不予惩罚,也不会再危害社会,故以口头训斥方式,责其具结悔过,保证不再犯,始予宥谅,交付适当人监督而释放之。作为刑罚的一种制度,最早采用于北美波士顿一八七零年的缓刑法,初时只适用于少年犯罪;后来马萨诸塞州制定了保护观察法,推行及于一般人犯。及至一八八九年布鲁塞尔刑法会议通过作为一般罪犯的行刑制度,各国先后仿效。  相似文献   
10.
发展我国证券市场已成为促使改革开放不断深入的一项重要措施。去年上半年出现的盲目的“股票热”,是人们普遍关注的热点之一。如不善加管理和引导,任其发展,必然会影响证券业的健康发展和社会的稳定。本文仅就证券法规的完备,提出如下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