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0篇
  免费   0篇
法律   4篇
中国共产党   4篇
中国政治   41篇
政治理论   11篇
  2020年   1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周闻道 《中国减灾》2011,(22):34-35
与秋子老师通话,她开口就说,闻道,不知怎的,这几天心里特乱。不只是我,作协和报社的同事都是这样,心里乱乱的,总是找不着北,干什么都定不下神,牵挂的,谈论的,都是汶川地震,这场突然降临的灾难。心里一个悠忽,仿佛几天的心神不宁,一下被什么点醒。对,是乱,烦烦躁躁的乱,忧心忡忡的乱,指向不明的乱。除了投入紧张的抢险救  相似文献   
2.
闻道 《创造》2009,(1):64-65
漫长的30年好像一下就走过来了,没有体会出那漫长的感觉。那天看电视台做的一个节目,让4个家庭主妇从身边事说说她们感受最深的30年的突出变化。  相似文献   
3.
闻道 《创造》2010,(6):46-47
国际金融危机在引发全球经济深度调整的同时,也对我国经济结构调整敲响警钟。我国经济发展的外部环境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变化,国际金融危机使我国经济结构性矛盾更加凸显,调整经济结构的任务更加紧迫。  相似文献   
4.
5.
农村税费改革事关重大,意义深远。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对此高度重视。为了既积极又稳妥地推进这项重大改革,现将宝应县进行这项改革的试点经验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6.
《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指出:“学校逐步实行校长负责制……”。这是总结我国建国以来的历史经验和适应新时期的历史任务而提出的一项重要改革。这种领导体制不同于党委领导下的校长分工负责制。实行校长负责制后,校长是学校行政最高首长,对外代表学校,对内全面领导和  相似文献   
7.
闻道 《创造》2004,(12):4-6
昆明最适宜居住,云南的生命力最旺盛,这是走过好多地方之后的总结.因为这里有四季常绿的树、一年不败的花、蓝蓝的天、白白的云、灿烂的阳光,尤其有翠湖和滇池,因为人们说,水是城市的命脉.曾经很向往新疆,因为那里瓜果飘香,风情万种,但那里空气中随风带来的沙尘、看不到头的荒凉的戈壁,让人还是想念昆明,想念在昆明的居所抬头就可见窗外相邻的国家级森林公园--西山上那满眼的绿色,尤其是想念云南到处都有的秘密的森林.曾经羡慕东部地区的发达与富裕,但夏季一天劳累之后的休闲还是要躲在空调房里才能避暑,就怎么也舍不掉三伏天空气也是甜的,白天再热,早晚也能清清爽爽的昆明.  相似文献   
8.
党的十一届四中全会要求“认真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努力开展爱国主义、社会主义、独立自主,艰苦奋斗教育,切实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我认为,为了更好地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有必要先洗刷掉前一个时期泼洒在爱国主义名字上面的种种污泥浊水,澄清种种误解,弄清什么是爱国,什么是不爱国,什么是爱国主义,什么是爱国主义教育。 1.爱国,这是千百年来被人们广为传颂的一个神圣的庄严的字眼,然而,  相似文献   
9.
2019年12月25日,云南省公安厅在昆明召开全省“枫桥式公安派出所”创建表彰会议,全省20个创建“枫桥式公安派出所”被表彰,云南出入境边防检查总站德宏边境管理支队遮放边境派出所获此殊荣。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芒市.遮放镇地处云南西南部,与缅甸山水相连,国境线长2.3公里。遮放边境派出所建所60年来,在艰苦险恶的环境中。  相似文献   
10.
实现社会和谐,建设美好社会,始终是人类孜孜以求的—个社会理想,也是包括中国共产党在内的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不懈追求。胡锦涛同志全面阐述了和谐社会的内涵:“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由我们党主动提出来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从多方面体现出我们党的执政水平,也从多方面检验着我们党的执政能力,既与人类社会发展目标相一致,也体现着中国社会的现实需要。和谐的价值取向是中华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