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法律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1.
正2014年3月19日,北京市东城区法院为30起涉民生执行案件当事人发放案款110万余元。在随后召开的新闻通报会上,北京高院向社会公布,自去年12月下旬开展涉民生案件专项集中执行活动以来,北京市法院涉民生案件专项集中执行活动取得明显成效,各级法院共执结涉民生案件2260件,执行到位金额6719.59万元。在本次专项集中执行活动中,北京市各级法院充分抓住元旦、春节、元宵节等关键节点开展执行工作,一方面利用被执行人节日期间放松警惕的有利时机,积极开展"夜查"、"突击执行"等活动,有效查找被执行人及其财产线索;另一方面打好节日"温情"牌,寓教于执,通过教育引导、亲情感化等方式,督促被执行人自动履行义务。同时,北京市法院加大了各类执行措施、执行手段的运用。截至目前,全市各级法院共对696件案件356人次采取了强制执行措  相似文献   
2.
【裁判要旨】迟延履行金是指被执行人因未能在生效判决、裁定及其他法律文书确定的期限内履行相应非金钱给付义务而应承担的迟延履行责任,具有经济补楼性、经济惩罚性和法律救济性。迟延履行金不同于迟延履行债务利息,也不同于房屋占有使用费,不能在民事诉讼程序中提出,须在执行程序中提出,由执行法官作出决定。  相似文献   
3.
陈利梅  余亚宇 《法人》2020,(1):65-68,65
限制高消费是一种新型的民事强制执行措施。被采取该措施后,义务人将被限制进行一些特定的消费,受到信用惩戒。多数情况下,自然人仅因自身未及时履行义务而被采取该措施。但当自然人具有法定代表人、实际控制人等特殊身份时,还可能因其管理或控制的公司的失信行为,而被人民法院采取限制消费措施。例如,法定代表人可能因公司欠款不还而被限制乘坐高铁。本文结合限制消费措施的背景、哪些情况自然人会因公司行为被限制消费,以及如何处理等实务问题展示介绍,以期读者对“限制高消费”有一些深入的了解。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