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法律   6篇
  2011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1.
不当劳动行为是指雇主公司将资产转移给其子公司,然后宣告自己破产,从而达到逃避工资债务或者打击工会势力的目的;它是法人格否认法理适用的主要情形之一。以不当劳动行为适用法人格否认法理,须具备“人格混同”之形式、要件和“规避法律义务、逃避合同债务、侵害第三人利益”等实质要件。我国《公司法》的司法解释应增加有关不当劳动行为的构成要件及法律后果的规定。  相似文献   
2.
对重大资产出售的界定,应采取质与量相结合的标准:在质的方面,要求出售标的必须是经营性资产;在量的方面,要求出售标的须达到净资产总额的一定比例以上,且动摇了公司的存续基础。在公司拥有单一营业的情况下,出售行为只须满足质的标准,即可构成重大资产出售;在公司拥有多项营业的情况下,出售行为还须满足量的标准,方可构成重大资产出售。我国现行立法对重大资产出售的界定尚不准确,因而值得探讨。  相似文献   
3.
《反垄断法》第20条第2项所述"取得资产",应当理解为营业转让,而非一般的财产买卖。因为,只有构成营业转让的资产买卖行为,才能导致类似于合并和股权收购的经济效果(即营业合并),也才有必要对之实施反垄断规制。  相似文献   
4.
事实合并是通过法定合并以外的形式达到合并效果、同时避开法定合并中的股东和债权人保护程序的行为.从立法论上讲,对事实合并应准用法定合并的规则.  相似文献   
5.
李凡  陈国奇 《政治与法律》2008,110(3):123-132
营业财产是围绕特定营业目的的、具有独立经营机能的财产整体.关于营业财产的独立性,自19世纪以来大陆法系国家存在总体财产论、特别财产论、独立主体论、独立客体论和独立标的论五种学说.现代商法理论视营业财产为独立的债权行为的标的.我国应借鉴该学说以构建营业财产转移制度.  相似文献   
6.
目次一、修改背景与理由二、主要修改内容一、修改背景与理由日本国会于2004年6月2日通过了破产法修改法案,废止了1922年颁布的旧破产法。新破产法于2005年3月1日起正式实施。本次修改号称是日本破产法自1952年导入免责主义以来最大的一次修改,共计删除旧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