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7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世界政治   1篇
法律   4篇
中国共产党   26篇
中国政治   8篇
政治理论   6篇
综合类   13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4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3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中国青年志愿者行动与和谐社会的构建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一新的重要命题。中国青年志愿者行动在观念弘扬、实践运作、组织模式以及公民意识的培养上对我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做出了可贵探索。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视阈下认识和评估中国青年志愿者行动,不仅对于中国青年志愿者行动的发展具有指导意义,而且对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也有着非常重要的探索价值。  相似文献   
2.
社会主义按其本质来说是一种确保社会公正与平等的社会制度,而中国目前的社会主义制度,即当前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正是一个以消除两极分化,消灭剥削,共同富裕,维护社会公正为价值目标的社会,人们不用担心在这里会出现严重的社会动乱,更不必担心中国会对世界构成威胁。  相似文献   
3.
人类走向生态文明的希望之所以在中国,就在于中国生态文明建设是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引领下的创造过程。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不仅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生态思想,而且在生产力理论、发展观念、现代化理论、公正思想、人类文明理论、人的存在方式理论等方面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具有一切生态理论无可比拟的科学性。在这一思想的指导下,我们必将进入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引领世界生态文明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项重大的战略任务,必须调动包括政府组织、非政府组织等在内的各种力量,形成多元主体协同参与的格局。非政府组织具有提供服务、反映诉求、规范行为等多方面的作用。积极培育和发展四川省非政府组织,对于构建和谐四川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各地党校数字图书馆建设取得了可喜的进展和成绩,但也还存在发展不平衡、尚未形成合力等问题。党校数字图书馆建设要遵循特色原则、协调原则、可持续发展原则和以人为本原则。  相似文献   
6.
我们今天如何研究马克思主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克思主义仍然是我们胜利前进的旗帜 ,长期以来 ,我们对于马克思主义的研究不乏几十年一贯制的老套套 ,这已经远远不能适应今天已经深刻变化了的客观环境 ,也有悖于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那么 ,我们今天应该如何研究马克思主义呢 ?作者在文章中提出了一些非常有意义的见解。  相似文献   
7.
青少年德育实效性偏低关键是学校德育中的学生主体性缺失,具体表现为:在德育的目标和内容上,以社会为本位的价值取向造成对主体德育需求的漠视;在德育的方式方法上,以灌输为特征的传统方法造成对主体认知发展规律的忽略;在德育的载体途径上,以学校为中心的德育体系造成主体价值选择的困惑;在德育的评价标准上,以道德认知为内容的评价体系造成主体人格的分裂。  相似文献   
8.
从基层党委的关切度和困惑度的视角 ,课题组通过根据回收的答卷和座谈会的记录数据统计 ,整理出县 (市 )党委最迫切需要解决的十大农村突出问题。如何面对和解决这些农村突出问题 ,是各级党政始终无法回避的 ,这既是加强市县党委执政能力建设的题中之义 ,也是各级党政义不容辞的责任。  相似文献   
9.
做好意识形态工作,事关党的前途命运,事关国家长治久安,事关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当今中国必须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领导干部要把系统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作为“看家本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是党的创新理论的灵魂,党的创新理论在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同时,又进一步证实了马克思主义。  相似文献   
10.
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出版以后所写的7篇序言、恩格斯1886年为《英国工人阶级状况》在美国出版时所写的"美国版附录"、恩格斯于逝世前5个月为马克思《1848至1850年的法兰西阶级斗争》一书所写的《导言》,是被一些人用来论证马克思特别是恩格斯晚年放弃了原先的理论和信仰、从共产主义者变为社会民主主义者的主要依据。认真研读马克思恩格斯的这些原著,我们却丝毫看不出他们晚年背离原先的立场、观点的迹象。既然马克思恩格斯本人在晚年并没有放弃自己的理论,那么以此为理由主张放弃对马克思主义的坚持,也是极其错误和必须坚决反对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