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法律   4篇
中国政治   1篇
综合类   1篇
  1997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随着公民的法律意识的增强,因新闻侵害名誉权而提起的诉讼越来越多.据初步统计,上海市已起诉到法院的这类案件就有45件,其中立案审理的有13件.在这些案件的审理过程中,遇到了一些新的法律问题.本文拟就这些新出现的几个法律问题谈些浅见,与大家共商. 一、新闻侵害名誉权诉讼中的被告与原告新闻侵害名誉,就是附着在报纸、期刊、广播、电视等载体上的信息以对事实的歪曲或凭空构想的形式向公众传播,或向公众传播那些虽然真实但法律禁止传播的信息(如隐私等),从而破坏他人的本来面目,降低社会对他们的评价等.在新闻侵害名誉权诉讼中,首先遇到的法律问题就是诉讼中的被告与原告问题.  相似文献   
2.
在行政管理中,行政机关的行政迟缓、无理拖延时有发生,但至今没有引起法律上的重视。本文拟就行政机关的行政时程的法律问题作些探讨,以期引起进一步的研究。 (一)行政时程在行政管理中的意义所谓行政时程,是指行政机关从事某一行政管理事务的时间限定。通俗地讲,就是指行政机关在核发执照、行政裁决,制定行政规章、法规等行政活动中所需要的时间。行政效率是效果与消耗之比。提高行政效率,也就是降低消耗、缩短行政时间到最合理的程度。行政时间或行政时程对于提高行政效率有两方面的社会意义。第一,就行  相似文献   
3.
<正> 随着公民法律意识的增强,因新闻侵害名誉权而提起的诉讼越来越多。据初步统计,上海市已起诉到法院的这类案件就有45件,其中立案审理的有13件。在这些案件的审理过程中,遇到了一些新的法律问题。本文拟就这些新出现的几个法律问题谈些浅见,与司法实际工作者共商。一、新闻侵害名誉权诉讼中的被告与原告新闻侵害名誉,系指新闻机构或新闻工作者通过新闻传播工具(报纸、期刊、广播、电视等)向公众传播不真实的事实或虽然真实但法律禁止传播的事实(如隐私等),从而破坏他人名誉,降低社会对他们评价的行为。在新闻侵害名誉权诉讼中,首先遇到的就是诉讼中的被告与原告的有关法律问题。关于新闻侵害名誉权的被告,有二个方面的法律问题。其一,被告是从事新闻事业的法人,还是新闻工作者或新闻采编部?还是三者都成为被告呢?从起诉到法  相似文献   
4.
《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以下简称《反不正当竞争法》)第三条规定:各级人民政府应当采取措施,制止不正当竞争行为,为公平竞争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条件。”各级人民政府中的哪些部门,应当采取什么样的措施来制止不正当竞争有待于进一步探讨和研究,本文拟就政府机关对不正当竞争的干预问题谈些浅见,求教于各位专家、学者。  相似文献   
5.
行政机关的法律地位是行政法上一个十分重要的理论问题,目前学术界的研究还比较肤浅,本文想进一步就行政法人制度问题来探讨行政机关的法律地位. 一、建立行政法人制度的必要性第一,建立行政法人制度,是确认各行政机关相对独立性的要求.行政机关首先是一个相对独立的经济实  相似文献   
6.
析越权行政行为的种类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行政法理上讲,每当成立一个国家行政机关时,都要以法律形式确定它的职权范围,因此国家行政机关的职权范围又称为法定的职权范围。通俗地说,就是用法律、法规给这一行政机关的职权划一个权力圈,至于这个圈的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