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64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1篇
各国政治   6篇
工人农民   13篇
世界政治   23篇
外交国际关系   79篇
法律   261篇
中国共产党   250篇
中国政治   412篇
政治理论   119篇
综合类   210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18篇
  2018年   28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56篇
  2013年   70篇
  2012年   89篇
  2011年   67篇
  2010年   116篇
  2009年   73篇
  2008年   80篇
  2007年   84篇
  2006年   67篇
  2005年   65篇
  2004年   60篇
  2003年   63篇
  2002年   67篇
  2001年   60篇
  2000年   46篇
  1999年   31篇
  1998年   23篇
  1997年   14篇
  1996年   19篇
  1995年   16篇
  1994年   19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9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2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3篇
  1962年   1篇
  1961年   1篇
  1960年   1篇
  195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在重庆图书馆三楼,有一间面积近400平方米的开阔空间——杨尚昆赠书阅览室,是馆里独有的一道风景。陈列架上的书籍,多数是原中国国家主席杨尚昆生前经常阅读、亲自作过批注的。无论是在重庆求学,还是在苏联莫斯科中山大学留学,或是在转战全国各地的革命战争年代.  相似文献   
2.
创大众品牌,做精品文章,“大众”与“精品”,被江苏人民出版社在其出版改革的实践中,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使该社以新的面貌出现在读者面前。1996年5月,该社新一届领导班子成立,面对困难和问题,他们及时地调整出书结构,制定“大众精品,通俗品牌”的出书思路,并提出了“一年爬坡、两年理顺、三年面貌大  相似文献   
3.
以结构调整为主线,已经成为全党的共识.[1]而如何根据本地资源和经济发展水平,以及国内外市场需求形势的实际情况,制订农业结构调整的思路,是能否搞好农业结构调整发展农业经济的关键.就宁海县深圳镇来说,要根据山林资源丰富,耕地面积少的实际,以优化产业结构为重点,大力推进农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不断增强农业经济综合竞争力,在新世纪的竞争中增创新优势,实现新跨越.  相似文献   
4.
2006年是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五年过渡期的最后一年,也是中国拆除保护网、全面融入金融全球化做好最后准备的一年。尽管入世以来中国金融业进入了深化改革的快车道,制度、市场、机构、产品创新层出不穷,然而稍加盘点不难发现,2006年的中国金融业特别引人关注,展现了不少浓彩重抹的大手笔。  相似文献   
5.
正在上博士二年级的预备党员单成钢在一年预备期满后。顺利通过中同农业大学农学与生物技术学院党委的批准,成为一名正式党员。  相似文献   
6.
时下流行谈“改革、开放、搞活”,这六字经乃是我当今治国富国之大政大策, 应该永远流行。但最近遇到的一件事情,使笔者憋不住要发一通议论。不久前,某上级公安机关召开会议要求各地“根据实际情况,勇于探索,勇于改革,把这个会议精神传达贯彻好”。  相似文献   
7.
朱永红 《河北法学》2007,25(10):151-153
法官自由裁量客观存在于法律推理过程中;审判三段论的大前提和小前提分别蕴涵着法官对适用法律和案件事实的自由裁量;在实质法律推理中法官通过价值判断进行自由裁量.  相似文献   
8.
据有关统计,目前外资银行在华机构的绝大多数的客户对象,是其所在国或地区的对华投资企业,以及其他三资企业,大致比例为50%~60%,而中国国内的企业只占10%~20%。  相似文献   
9.
本文阐述了影响我国上市公司IPO抑价的因素,并进行了比较详尽的实证分析和论证。  相似文献   
10.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当代发达资本主义各国在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然而,这些新变化未能触动资本主义的根基,没有改变资本主义的性质,也没有改变马克思主义关于“两个必然”的科学结论,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仍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正确认识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对于人们坚定社会主义的信念,把社会主义事业进一步推向前进,具有深远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