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0篇
法律   4篇
中国共产党   3篇
中国政治   1篇
综合类   5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提高,关键在于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说服力。故高校思想教育工作者,必须在观念与途径上实现“三个转变”,树立与时俱进的创新意识,营造教学相长的和谐氛围,力求灵活多变的教学实践,才能真正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说服力。  相似文献   
2.
十九世纪中叶,面对帝国主义列强的肆意侵略、掠夺和蹂躏,中华民族不屈不挠奋起抗击。在如火如荼的太平天国革命、“救亡图存”的戊戌变法及义和团起义的风驰电掣中,不仅惊醒了殖民主义者企图瓜分中国的美梦,也使一些西方学者敏感地察觉到中国这块土地潜在的反抗之力,并为之恐惧,曾抛出了“黄祸论”、“醒狮论”等论点,  相似文献   
3.
主体意识的民主化是建设社会主义民主的关键。基层民主意识的确立,提高和发展过程是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相互促进紧密相连,不可分离。我们在建设社会主义民主制度时,必须运用经济的手段和宣传的方法逐步消除传统政治,文化对群众的现代民主意识的影响,用马克思主义的政治学的基本理论教育、引导群众。  相似文献   
4.
建国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后,我国一直致力于机构精简,力求实现政府的高效、廉洁,真正做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然而实际状况不尽人意。每次机构粘筛都是雷声大、雨点小,不仅成效不大,就是有了一定成效,也难以得到巩闭和发展,下面列举的数据就足以说明问题:我国中央机构数从81个(1956年)→100个(1980)→61个(1982年)→65个(1983年至1984年)→72个(1985年至1986年)→68个(1988年)→86个(1991年)→59个(1997年)。这期间经历了1982年,1983年、1988年、1993年至1996年的三次重大机构改革。有人称此现象为“被数次‘克隆’的机构改革”(参见曾骏《机构改革的前景喜忧参半》《探索与争鸣》1998年第4期)。“精简—膨胀—再精简—再膨胀……”似乎成了机构精简的“抗体”。地方上的机构设置情况更严重,比中央有过之而无不及。与此相应全国吃“皇粮”人数则由1981年的1935万急增至1991年的3386万,增幅高达75%,而到1995年已达3800多万,其中地方行政系统超编32.8万人。究其原因固然许多,但内在症结,笔者认为重要一条是机构编制缺少法律化、制度化这一有效机制的保障。  相似文献   
5.
随着我国网络信息业的快速发展,法院受理的涉及计算机网络的著作权纠纷案件呈不断上升态势。有效规制该类侵权行为并建立合理的法律制度以对网络服务提供者的侵权行为进行合理有效的制裁,同时又能够保证网络产业的健康发展是至关重要的。笔者在回顾我国网络著作权侵权立法与司法实践的基础上.根据不同的情况对网络内容提供商和网络服务提供商的著作权侵权责任等加以分析.进而提出构建我国网络环境下著作权侵权责任的相关制度的立法建议。  相似文献   
6.
犯罪青年,是青年中一个特殊群体。如何对这一群体的人权进行合理的立法保障,是一个世界性的问题;对此,加拿大政府新颁布的《青年刑事审判法案》有较大进展,从而使新法案更具有人性化,对我国的犯罪青少年刑事审判立法工作有很好的启示。  相似文献   
7.
社会的现代化不仅仅是经济的现代化,还包括政治的现代化和文化的现代化,也就是说它是一种以人的现代化为核心内容的革命性的社会变革过程。世界历史发展轨迹告诉我们:现代化国家一个强有力的精神杠杆就在于本民族所表达的对整个民族的热爱与忠诚,以及在此  相似文献   
8.
王莽(公元前45—公元23年),字巨君,汉元帝皇后侄儿。公元9年称帝,建立了新朝。在位15年间,进行了中国历史上首次社会改良的尝试。可惜这场改制并没有为后人留下多少可读的成功经验,更多的倒是从反面给人们留下了诸多耐人寻味的教训。在当今改革年代,回顾总结这段历史教训,颇有其现实意义。 西汉后期,汉之中兴时期的经济繁荣、社  相似文献   
9.
政 党对司法机关的法律监督 ,是政党政治必不可少的实质内容 ,司法机关对政党(尤其是执政党)的宪法监督更是法治国家的基本要求。正确认识和处理好两者间双向监督关系 ,不仅是我们实现民主与法治关键 ,也是十六大提出的加强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应有之义 ,对此进行深入研究 ,是探索中国共产党改革和完善执政方式的重要举措之一 ,因而极具现实意义。一、政党对司法机关的法律监督法律监督既是一项国家行为 ,也是一项社会活动。其监督主体除检察机关外 ,还包括其他国家机关、各政党、社会团体组织和全体公民 ,由此也引出了国家监督和社会…  相似文献   
10.
论人民调解制度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人民调解制度有它的合理性,在依法治国的新形式下,人民调解制度由于对法治具有互补作用而显得十分必要,但现实中,人民调解制度在观念、立法方面仍存在不足,建议从加强人民调解组织建设、建立民情报告制度等加以改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