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法律   2篇
中国政治   3篇
  2012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今年年初的一天中午,家住北京的刘先生在左安路,上了36路公共汽车。快到体育馆路的时候,刘先生发觉有人摸他的裤兜,抬眼一看,身边站着两名男青年,其中一“黑长脸”的手正伸在他的裤兜中,见被发觉,讪讪地收回手,与旁边的一个‘小白脸”交换了一下眼色,又盯住了前面的一个女乘客。这次,他俩偷出了一个钱包。汽车驶入体育馆站,车门一开,两个贼就匆忙下车了,刘先生也悄悄地跟下了车。两个贼躲到车站旁边的一个屋檐下,“黑长脸”从钱包中取出一沓人民币,数了数,递给了“小白脸”。看到这一切,刘先生用手机拨通了北京市公安局…  相似文献   
2.
1989年 8月,北京市公安局公共交通分局的李福在 43岁时,由别的部门调到办公室,成为专职信访干部。   自打干上了信访,老李觉得自己不像个警察,倒挺像居委会大妈。   一天中午,李福刚换上便服准备回家吃饭,便接到李先生来访的电话。几天前,李先生乘公共汽车时,与其他乘客争抢座位,引发争执,双方扭打起来。二人相互揪扯着到派出所评理。民警见他们除了在扭打中被对方抓伤外,没有其他突出情况,于是进行了调解处理。   李先生对派出所处理结果不服,多次来分局“反映”情况。这位李先生挺有“意思”,每次都是带着饭、赶着饭…  相似文献   
3.
与贼打交道     
“你当侦查员啦?抓小偷?”母亲听到这个消息,第一个反应就是睁大她那本来已经很大的眼睛,“眼睛不好,又平足,看见了,抓得着吗?”父亲在一旁说话了:“让她试试吧,坐了几年的机关,换换环境也好,说不定真能成为一名抓贼能手。”母亲白了父亲一眼,没再说什么。这时的我被即将成为侦查负的神秘感紧紧包围着,盼着早一点上车,早一点抓到小偷。1993年盛夏。我成为打扒侦查员队伍中的一员。一第一次上车抓贼,谈不上信心百倍,但也没觉得抓贼有多难,碰见就抓呗。不过心里总在琢磨,小偷到底长什么样呀?公共汽车上那么多人,钱又都没…  相似文献   
4.
颜丹 《法制与社会》2012,(3):275-276
在我国,通说认为只有基于侵权责任才能主张精神损害赔偿,而现行法律对此没有做明确的规定,导致了在实践中的做法不一。本文通过论述精神损害在合同违约中的客观存在性、救济的必要性、国内外的立法状况和制度构建猜想,呼吁违约精神损害赔偿制度在我国的建立,以完整地保障权利人的合法权益,体现法律对正义的追求。  相似文献   
5.
政府规制对于社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但在政府管制的过程中,又存在着种种不合理的现象。本文分析了在政府管制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并且提出了政府管制改革的思路。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