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法律   6篇
  2006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7 毫秒
1
1.
清代杰出的语言学家段玉裁,继承戴震的唯物主义世界观和朴素的辩证法思想,并以此作为自己注解《说文解字》的指导原则。段注的哲学思想主要表现在用“实事求是”的态度研究语言、考察语词;用变化、发展的观点看待和研究语言现象;用相互联系的观点研究语言文字现象;用“内容决定形式,形式反映内容”的观点研究语言现象;以对立统一的矛盾观分析和研究语言现象。  相似文献   
2.
“忽、卒、遽、亟、骤”是古代汉语中用得相当广泛的时间副词,它们都有“疾速”之义。但是这五个副词的词义特点和所表达的神情容态,是各不相同的。下面,我们就来辨析一下它们的词义差别。  相似文献   
3.
王念孙在<广雅疏证>中揭示了<广雅>沿用<尔雅>"二义同条"之例的种种具体现象.<广雅>"二义同条"的"二义"之间,有的有内在联系,解释字只代表一个词;有的没有内在联系,解释字代表两个词.<广雅>中还存在"三义同条"、有的被解释字与解释字都表示两种不同含义、解释字代表两个同音同形异义词等"二义同条"的特殊情况.  相似文献   
4.
《说文》段注对同义名词的辨析马景仑同义词是指某一语言的词汇系统中意义相同或相近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词。古汉语是以单音词为主的语言。在古汉语中,有许许多多同义词。它们的存在,大大地丰富了古汉语的词汇,从而大大地提高了古汉语表情达意的能力。深入研究同义词的...  相似文献   
5.
段玉裁在《说文解字注》中,从语音和语义出发来探讨事物命名的缘由。段氏对单个事物命名缘由的探讨,是从事物的特征、事物的功用、鸟类的叫声、事物名称的隐含之义和事物名称的象征意义五个方面入手的;而段氏对具有共同名称的若干事物命名缘由的探讨,则或由名称释其含义,或由含义说其名称。段氏的探名方法,对语源学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文字蒙求》的实用价值及其学术贡献马景仑《文字蒙求》一书,是清代著名学者、被誉为“《说文》四大家”之一的王筠(字贯山,号友,1784─—1854),应好友陈山嵋(雪堂)的请求,为教陈氏二孙识字而编写的。王筠在该书《又记》中说:“雪堂两孙已读书,小者尤...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