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法律   4篇
中国政治   1篇
政治理论   1篇
综合类   6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论我国行政处罚时效制度的完善——一个比较法的视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行政处罚的时效是行政处罚制度的重要内容、行政处罚时效依其所适用的不同阶段,分为追诉时效,裁决时效和执行时效三类,各种处罚时效应根括其特性和目的设定合理的期限和起算时间。我国行政处罚时效制度存在着时效种类单一、时效的期限和起算不甚合理的缺陷。完善我国行政处罚时效制度的主要途径是增加处罚时效的种类,合理设定各种处罚时效的期限,准确界定处罚时效的起算时间等。  相似文献   
2.
【裁判要旨】行政处罚法与道路交通安全法属于同一机关制定的一般规定和特别规定,二者不一致的,在道路交通处罚案件中应适用道路交通安全法。简易程序中,可以由一名交警当场作出罚款200元的处罚,但应当依法出示执法身份证件。当场处罚中,简易程序处罚  相似文献   
3.
4.
5.
大部制改革的价值取向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其改革的发展方向、具体制度安排和预期成效的取得。我国大部制改革应以统一性、公共性和服务性为价值取向,并按照各自的具体要求去指导和统领大部制改革的实际推进。  相似文献   
6.
大部制改革的价值取向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其改革的发展方向、具体制度安排和预期成效的取得。我国大部制改革应以统一性、公共性和服务性为价值取向,并按照各自的具体要求去指导和统领大部制改革的实际推进。  相似文献   
7.
行政机关在执法过程中发现违法行为涉嫌犯罪时。应当及时将案件移送司法机关。然而,涉嫌犯罪案件的移送时机一直是行政机关面临的一个重大执法困惑和难题,行政执法实务中存在着截然不同的两种观点和做法。对此。我们从刑事先理原则、行政处罚法的规定及附属刑法规范三个层面进行剖析,得出的结论是:对于涉嫌犯罪的案件,行政机关应当先行移送给司法机关,而不能在作出行政处罚后再移送,这是行政机关必须履行的法定程序义务。  相似文献   
8.
文章通过一则案例表明 :行政规范性文件违法同样会给行政相对人造成损害 ,但根据现行立法却不能为受害人提供赔偿救济。文章在驳斥有关论点基础上论证了违法行政规范性文件承担国家赔偿责任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接着对违法行政规范性文件承担国家赔偿责任的构成要件、赔偿范围和方式予以了具体阐述。  相似文献   
9.
行政行为的性质实质性地影响到了行政案件审理的一系列过程,是行政审判不可回避的前提问题。行政审判实务中,对于工商变更登记的性质存在着激烈的争论和重大的分歧,主要有准法律行为性质的行政行为和行政许可行为两种观点。但是,这两种观点缺乏理论基础和法律依据,是不能成立的。工商变更登记行为应归属于行政确认行为,这一性质的确定对于行政审判具有直接而重大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近日,笔者审查了一批土地行政主管部门申请的行政处罚非诉执行案件,发现土地行政主管部门对非法占用土地的违法行为作出的行政处罚存在诸多问题,现将其中的典型问题选取出来,做一些尝试性的探讨和研究,以期抛砖引玉,就教于方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