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法律   2篇
中国政治   1篇
综合类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0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1.
刑事诉讼中,侦查人员作证是证人出庭作证制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一般认为侦查人员出庭作证制度是指刑事诉讼中侦查人员在人民法院开庭审判时出席法庭,接受控辩双方以及人民法院的询问,就其侦查行为的合法性以及侦查过程中所接触的案件事实和搜集到的证据向人民法院作证,以查明案件事实的司法制度。201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修正案(以下简称刑事诉讼法),第一次以正式法律的形式规定了侦查人员出庭作证制度。这一制度对指控犯罪和  相似文献   
2.
文章以"刺破公司面纱"案件为例,阐述了仲裁第三人存在的合理性和必要性,即一方面其并不违背仲裁的意思自治原则,而是在对当事人意思自治限缩条件下对意思自治的真正实现,是仲裁的价值目标所向;另一方面目前我国的法律并不能在仲裁第三人之外提供有效的替代性措施。  相似文献   
3.
作为抗日根据地时期发展起来的一种审判制度,马锡五审判方式的一大特点是着重调解。在当下"调解优先"的司法政策下,对马锡五调解的借鉴,要充分认识其发生、发展所在的社会背景与当今截然不同。马锡五调解中的便民理念和亲民精神应当得到彰显。对马锡五调解的运用不宜盲目,应有选择性。  相似文献   
4.
作为抗日根据地时期发展起来的一种审判制度,马锡五审判方式的一大特点是着重调解。在当下"调解优先"的司法政策下,对马锡五调解的借鉴,要充分认识其发生、发展所在的社会背景与当今截然不同。马锡五调解中的便民理念和亲民精神应当得到彰显。对马锡五调解的运用不宜盲目,应有选择性。  相似文献   
5.
苏格拉底的死亡很大程度上体现了一个哲学家对于法律的高度信仰。苏格拉底坚信守法即正义,遵守城邦的法律就是行正义,而法律信仰在苏格拉底身上又陷入了一种困境和悖论之中,即雅典的法律缺乏某种被信仰的品质,但苏格拉底却依旧保持对法律的信仰的心灵状态。本文主要从雅典民主制缺陷导致雅典法律瑕疵的这一外部制度因素,以及苏格拉底本人具有的公民意识中的法律至上观念这一因素入手,分析了苏格拉底身上所形成的法律信仰的悖论。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