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中国共产党   2篇
中国政治   3篇
综合类   4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1.
于玉宏 《传承》2009,(16):56-57
党的十四大确立的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大力推进教育体制改革,把提高全民族素质作为关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的一项根本性的战略任务,把教育视为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先导性、全局性和基础性的事业,确立了教育优先发展的重要战略地位。进一步解放思想,深化教育体制改革成为江泽民时期教育发展的重点,高等教育体系进行了全方位改革,高校德育体系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2.
党的十四大确立的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大力推进教育体制改革,把提高全民族素质作为关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的一项根本性的战略任务,把教育视为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先导性、全局性和基础性的事业,确立了教育优先发展的重要战略地位.进一步解放思想,深化教育体制改革成为江泽民时期教育发展的重点,高等教育体系进行了全方位改革,高校德育体系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3.
4.
从马克思、恩格斯的著作文本入手,分析归纳其文本中关于国家理论的具体论述,是掌握和理解马克思主义国家理论的根本前提和基础。抛开文本或者在文本基础上对马克思主义国家理论的演绎都是精致的唯心主义的体现。本文以马克思、恩格斯的著作文本为基础,全面集中解读了马克思恩格斯关于国家理论的具体论述,主要包括国家起源、国家的本质、国家的职能、国家的消亡四个方面,进一步厘清了马克思恩格斯国家理论的本原,以期消除人们对马克思主义国家理论的神秘感或复杂感,使人们更加简单的理解和掌握马克思主义国家理论基本要义。  相似文献   
5.
经过长期的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鲜明特征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党和国家的各项工作都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人大工作作为党和国家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就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不断完善和发展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增强人民群众对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理解,完善人民群众参与人大工作的制度,切实履行好四项职权,保证人民当家作主落实到国家政治生活和社会生活之中,以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  相似文献   
6.
参与全球治理是中国进一步发展的客观需要,一个治理良好的世界对中国的发展尤为重要,正所谓“世界好,中国才会好,中国好,世界才更好”,中国与世界的发展紧密相连,当前中国需要主动参与全球治理,才能更好的促进中国和世界的发展。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审时度势,深刻把握中国和世界发展的两个大局,从理论高度和战略全局出发,提出中国参与全球治理的新思想,核心内容包括三个方面,即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建立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树立和践行正确的义利观,为中国参与全球治理提供了新的理论指导,为国际社会参与全球治理提供了新的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7.
意识形态建设至关重要,关系到执政党的前途命运,关系到国家的稳定与发展。转型期的中国社会正在发生全面而深刻的变化,意识形态领域也在发生着剧烈的变化,本文从意识形态建设的"空间、主体、样式、挑战"四个方面对意识形态的生态系统进行评估,以期对新时期意识形态建设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8.
中国的民主党派产生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在民主革命的过程中不断壮大和成长起来,拥有共同的发展背景、阶级基础、经济基础和共同的思想渊源,从而形成了基本相同的政治纲领,这为民主党派的趋同化发展奠定了基本的因素。历史在不同时期赋予了民主党派共同的政治目标是民主党派趋同化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9.
冷战结束后,世界地缘政治格局迅速向多极化方向发展,中国及时适应地缘政治发展的时代背景,打破了意识形态和两极思维的禁锢,以地区主义和全球主义的地缘战略为核心,积极参与和推动多极化世界地缘政治结构的构建,增进了同世界各国特别是地缘政治大国关系的相互依赖性,开拓了本国发展的地缘政治空间,为中国的和平崛起和现代化建设赢得了良好的国际环境和发展机遇。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