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世界政治   2篇
中国共产党   4篇
中国政治   2篇
政治理论   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社会救助政策的转型与整合——北京经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城市新贫困现象",直接催生了我国以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为基础的新型社会救助制度.伴随着一系列社会救助政策的出台和覆盖面的不断扩大,社会救助政策的整合与配套问题也日益凸显出来.本文基于北京市的相关情况,研究我国社会救助政策的转型和制度衔接,整体效能发挥的问题,在分析当前社会救助存在的部门分割、制度分割、城乡分割问题的基础上,提出针对性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苏共二十大是斯大林去世后苏共召开的首次党代会。会议在两大阵营紧张对峙的世界格局下,提出"战争不是注定不可避免"的论断,以及"和平共处、和平竞赛、和平过渡"的"三和"战略。会议结束时,赫鲁晓夫作了《关于个人崇拜及其后果》的秘密报告,公开斯大林个人崇拜和破坏法制等严重问题,在世界范围掀起了轩然大波,被毛泽东称为揭开了"盖子",但也捅了"篓子"。在新世纪新时代,我们有必要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结合斯大林社会主义模式的体制性危机和当时苏联面临的国际国内环境,对苏共二十大提出的"战争不是注定不可避免"的论断、"三和"战略及赫鲁晓夫的秘密报告进行考察和剖析,力求对发生在上世纪的这一重大历史事件有一个客观而公正的认知和评价。  相似文献   
3.
代恒猛 《前进》2001,(3):37-39
20世纪 80年代以来、特别是冷战结束以来,经济全球化已成为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一大趋势。对于发展中国家而言,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经济全球化为发展中国家参与世界经济进程、吸收发达国家的资金技术和先进管理经验,充分发挥后发优势并最终赶超发达国家提供了契机;另一方面,经济全球化也对发展中国家的主权、经济安全、价值观念提出了挑战。因此,发展中国家在参与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中,必须审慎对待,不可盲从。要从战略的高度,正确处理以下八大关系。   一、竞争与合作的关系   竞争与合作并存是当前国际经济关…  相似文献   
4.
经济全球化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它为发展中国家参与世界经济进程、吸收发达国家的资金、技术和先进管理经验,充分发挥后发优势并最终赶超发达国家提供了契机;另一方面,也对发展中国家的主权、经济安全,价值观念提出了挑战,发展中国家稍有不慎,就有可能付出沉重代价。因此,发展中国家在参与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中必须审慎对待,不可盲从。要从战略的高度,综合平衡各方面的关系,权衡利弊,制定适合本国国情的参与战略。具体来说,要正确处理以下八大关系:  相似文献   
5.
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过程中,邓小平通过对国内外改革开放经验教训的总结,一再强调,"改革是有风险的",对此我们要有"清醒的认识"、"清醒的头脑"和"足够的心理准备",并据此就如何防范和化解改革风险进行深入论述,形成包括立论基础、基本内核和理论落脚点在内的一套完整的改革风险思想,成为指引中国人民不断深化改革的行动指南.  相似文献   
6.
国家、资本和劳工之间相互制约的“权力平衡”,是西欧福利国家存在和发展的政治基础。资本在全球范围内的自由流动,突破了民族国家和工会的制约,导致强资本、弱国家和弱劳工的“权力失衡”局面的形成,并重新放大了资本固有的追求剩余价值最大化的动机。这是导致当前西欧“福利国家妥协”走向“终结”的政治根源。  相似文献   
7.
自上世纪70年代中后期以来,伴随着第三次科技革命和经济全球化,欧洲福利国家出现了严峻的结构性危机.文章认为,欧洲福利国家制度是基于工业化阶段的社会结构和需求而设计的一种福利制度模式,从工业社会到信息社会的整体结构性变迁是当前欧洲福利国家危机的直接动因.在此基础上,文章进一步探讨当前改革需要解决的突出问题,并对福利国家的未来走向作出预测.  相似文献   
8.
从文化视角来看,在战后特定的历史背景下,欧洲形成的一种超越阶级、阶层和政党差别的“福利共识”局面,奠定了欧洲“福利国家”存在和发展的思想文化基础。然而,伴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中新自由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的兴起,这种“福利共识”趋于瓦解,引发当前“福利国家”出现政治危机。  相似文献   
9.
经济转轨和社会转型是改革30年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最为显著的趋势和特征。相对于经济体制转轨,社会福利转型是社会管理体制的转型与重建。由于我国经济转轨具有自身的独特性,因而我国社会福利转型具有复杂性和艰巨性。总体说来,在经济社会加速转型期,我国社会福利的目标定位是"普惠型"的社会福利发展模式,同时也兼顾"补缺型"的一些理念和特征,因此可以称之为一种适度"普惠型"的社会福利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