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中国共产党   3篇
综合类   2篇
  2009年   2篇
  2006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1.
正义之于制度犹如真理之于思想.正义是制度的基础和前提,是整个制度伦理的价值基础和底线.罗尔斯认为,"正义是社会制度的首要价值,正像真理是思想体系的重要价值一样".从人类历史来看,公平正义一直被认为是评价一切制度的最高标准.  相似文献   
2.
文化权益与同其他政治权益、经济权益、社会权益等一样是公民的重要权益。在当前我国经济社会现实的发展背景下,重视强调“使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更好保障”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当前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实现中尚存诸多问题,需要通过强化政府责任意识、完善政府公共文化服务职能、加强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和服务网络建设、丰富文化供给等一系列举措加以保障。  相似文献   
3.
何先光  肖东波 《求实》2006,3(6):11-13
党的形象就是人民群众对党组织和党员的总体评价和整体印象,是党的生命的外在表露和党的“软实力”的重要体现。邓小平关于党的形象思想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思想反映出邓小平在时代条件转变的新时期对党建思想的创新和发展,对于当前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先进性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邓小平理论中蕴涵着丰富的制度正义思想。这些思想体现在:制度正义的核心是实现和维护最大多数人民群众的利益;确立社会主义制度作为中国社会发展的逻辑起点;将制度创新作为确保制度正义的动力源泉;把推进共同富裕作为在中国落实制度正义的最重要举措。研究这一思想,可为当代中国的制度建设提供十分重要的启示。  相似文献   
5.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要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使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更好保障,使社会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使人民精神风貌更加昂扬向上。”把人民对文化的需求上升到基本权益的高度,鲜明地反映出党对民众文化需求的高度重视,也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一种深刻的文化自觉;另一方面,保障公民文化权益,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符合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的价值导向和伦理意蕴,也是实践科学发展观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