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中国共产党   8篇
中国政治   1篇
综合类   1篇
  2004年   8篇
  1999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8 毫秒
1
1.
南明区是贵阳市中心城区之一,位于贵阳市中心城区南部。南明区之名始于1955年8月,因流过境内的南明河得名。南明河属长江水系,为乌江支流,被称为贵阳市的母亲河。南明河如玉带缠腰,蜿蜒从南明区西南进入,横过区境,再向东北方向的乌当区流  相似文献   
2.
贵阳市地处贵州腹地,是贵州省的省会,简称筑。为什么叫“贵阳”呢?据贵州现有最早的地方志明朝(弘治)《贵州图经新志》记载:“贵州,郡在贵山之阳,故名。”这就是说,贵阳因为在贵山的南面,所以得此名。古代以山南水北为阳,并且常以山水的阴阳向背命名城市,如:华山之南名华阳,衡山之南为衡阳,长  相似文献   
3.
一九八一年春,我们前往贵州省大方县进行少数民族社会历史调查,发现了一口极其珍贵的大铜钟。这口钟铸有彝文和汉文,所铸时间为成化二十一年(公元一四八五年),主持铸造者是明代贵州宣慰使司宣慰使安贵荣。大钟原存于大方永兴寺内,后辗转流传到当地文庙,文庙改建为大方县城关第一小学后,一直悬挂在该校院内。十年浩劫期间,被当作“四旧”而抛于垃圾堆中,且一角被击损。这口大钟虽然已有近五百年的历史,但方志从未未著录。也从没有人对它作过研究。大钟系用黄铜一次浇铸而成,重约六、七百斤,高一百三十六公分,呈叭喇形状,钟口外径一百零七公分,内径九十七公分。其钮高十二公分,  相似文献   
4.
白云区位于贵阳市城区的西北面,是贵阳市所辖三郊区之一。白云区正式成为贵阳市所辖县级区,始于1973年6月。当时正值“文化大革命”期间,经贵州省革命委员会批准,白云区初建时下辖地区为原白云镇及艳山红、沙文两公社,下辖人口13万余人。以后行政区划有过几次调整,人口陆续增加。到2002年末,白云区的面积为272平方千米,人口17.48万人,下辖麦架、艳山红、沙文3镇,都拉、牛场2乡,大山洞、龚家寨、艳山红、都拉营4个街道办事处。全国最大的铝工业基地之——贵州铝厂在白云区辖区内,所以这里又有“铝都”的美称。  相似文献   
5.
陈毅同志游览过贵阳著名的风景区花溪公园,并在此小住,写下了脍炙人口、遐迩闻名的<花溪杂咏>七首.其第一首诗云:"真山真水到处是,花溪布局更天然.十里河滩明如镜,几步花圃几农田."陈毅同志以诗人的眼光,画龙点睛地描绘了素有"高原明珠"之称的花溪区的特色,那就是:真山真水,布局天然,十里河滩,花圃农田.  相似文献   
6.
在贵阳市所辖6个区中,小河区是最晚成立的县级区.2000年1月,经国务院国函(2000)1 0号文件批复,同意成立"贵州省贵阳市小河区".小河区因辖区内的河流"小河"得名.小河为贵阳市"母亲河"南明河上游一段,南明河自南向北贯穿区境,其小河段长约7千米.  相似文献   
7.
乌当区位于贵阳市城区的东北面,是贵阳市三郊区之一.乌当区作为县级区始建于1958年2月.1958年2月24日,贵州省人民委员会以(58)省办吴字第119号文批复,同意贵阳市人民委员会在接管贵筑县辖区后,在市郊成立乌当区,原则上乌当区地域为黔滇公路和黔桂公路以北地区,包括金华、阳关、野鸭、朱昌、乌当、北衙等30个乡以及修文县王关鹅颈冲.以后行政区划几次变动,拨出和划入的地方都有.现在的乌当区面积964.9平方千米,2002年末人口为30.32万人,内辖贵阳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新天园区和贵阳国家农业科技园区.  相似文献   
8.
云岩区是贵阳市中心城区之一,位于贵阳市中心城区北部。云岩区南面以中山东路、中山西路为分界线,与南明区相连。作为行政区域名称,“云岩”两字除区名外,还作过乡名、大队名、自然村名。1958年,  相似文献   
9.
乌当区位于贵阳市城区的东北面,是贵阳市三郊区之一。乌当区作为县级区始建于1958年2月。1958年2月24日,贵州省人民委员会以(58)省办吴字第119号文批复,同意贵阳市人民委员会在接管贵筑县辖区后,在市郊成立乌当区,原则上乌当区地域为黔滇公路和黔桂公路以北地区,包括金华、阳关、野鸭、朱昌、乌当、北衙等30个乡以及修文县王关鹅颈冲。以后行政区划几次变动,拨出和划入的地方都有。现在的乌当区面积964.9平方千米,2002年末人口为30.32万人,内辖贵阳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新天园区和贵阳国家农业科技园区。  相似文献   
10.
王阳明是明代中期中国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是一位有世界性影响的人物。在他的一生中,曾经在贵阳居住生活过两年。这两年间,他创办龙场龙冈书院。讲学贵阳文明书院,始悟“格物致知”之道,始论“知行合一”之说,开创了贵州一代学风,初步形成了自己的心学体系。弄清王阳明在贵阳的踪迹,对于我们了解王阳明学术思想的变化,探索他对贵州哲学、教育的影响,完善他一生的行历,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