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外交国际关系   1篇
中国共产党   1篇
政治理论   1篇
综合类   1篇
  2018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2007年以来,社会上掀起了一股"山寨"风潮,从山寨产品到山寨作品,以及由此衍生出来的山寨文化,"山寨"已经演变成一种社会事实。文章从时间维度与空间维度分析山寨现象的演变和扩散,选取昆明市和师宗县C镇H村进行调查,作者认为山寨是社会分层的物质表征和话语分野,山寨文化是一种社会亚文化。山寨现象的产生有着深刻的社会动因和社会心理基础,人们的消费能力、消费习惯、消费欲望等多重因素共同影响着他们对"山寨"的态度,决定着他们消费山寨产品的行动。作者还分析了"山寨"的失范、合法化努力以及其终结。  相似文献   
2.
保跃平 《学理论》2008,(4):31-32
和谐社会的制度背景已经建立起来,社会学作为一门以社会秩序、社会运行、社会发展、社会进步为基本研究主题的学科,应当而且必须结合这一背景,开展中国特色的社会学理论建构,并以此为基础,进行社会学在社会生活中的实践活动,走出一条社会学发展的本土化之路。本文试图在这一逻辑理路的指引下,对和谐社会制度背景下的社会学研究对象进行明确化。  相似文献   
3.
作为一项跨国界经济活动和民生行动,"替代种植"是推动缅北地区罂粟禁种的可行路径,深刻影响着中缅边境地区的跨境少数民族社会转型和生计方式变革。当前对罂粟"替代种植"成效的评价更多的是立足于"替代种植"项目实施主体(中国及境外国家相关政府部门及企业),视角较为单一地呈现"替代种植"的积极意义。相反,"替代种植"项目实施对象(缅甸民众及相关人士)对"替代种植"实施效果的态度却被忽视了。基于此,笔者通过访谈调查,有针对性地了解缅甸各界人士对罂粟"替代种植"的态度和看法,从主位视角出发分析罂粟"替代种植"的现实困境,进而提出有必要从国家宏观战略的高度重新定位"替代种植"的目标和取向,反思"替代种植"的行动策略。  相似文献   
4.
“山寨”已经演变成一种社会现象。山寨现象的产生有其物质前提和社会动因,它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偶然又必然的产物。与此同时,由“山寨产品”到“山寨作品”为代表的山寨现象衍生出了山寨亚文化。在法律规范和道德自律的指引下,“山寨”的内容会趋于合理化;在语言暴力感性化的趋势下,“山寨”的形式将会更加感性,最终“山寨”会走向“终结”。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