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中国共产党   9篇
  2015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6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冯蕙 《党的文献》2007,(1):44-51
第二次郑州会议是毛泽东为纠正人民公社化运动中出现的"左"倾错误而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这次会议的重要成果,是针对农村中出现的"共产风"和瞒产私分问题提出了整顿和建设人民公社的十四句话方针.在这次会议中,毛泽东站在纠"左"的前列,提出在人民公社实行生产队的基本所有制,从而放慢了人民公社"一大二公"的步伐,调动并提高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他强调领导干部要多谋善断,特别要注意听取不同的意见,尽可能地不犯或少犯错误.由于历史条件和认识上的局限,这次会议没有能够从根本上解决人民公社问题,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共中央在纠"左"方面还需要经历艰难的探索过程.  相似文献   
2.
冯蕙 《党的文献》2008,(1):70-74
毛泽东<词二首>(<水调歌头·重上井冈山>和<念奴娇·鸟儿问答>)在<诗刊>1976年1月号发表时.前一首署的时间是"一九六五年五月",后一首署的时间是"一九六五年秋".  相似文献   
3.
不久前出版的《毛泽东农村调查文集》中第一次公开发表的《总政治部关于调查人口和土地状况的通知》,是毛泽东同志一九三一年四月二日以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总政治部主任名义发给红军各政治部、地方各级政府的一个重要文件。当时的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不仅  相似文献   
4.
<正>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撰的《毛泽东年谱(1949—1976)》,是一部较全面地反映毛泽东领导建立新中国,建立中国社会主义制度,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27年历程的编年体著作,共6卷。这部年谱为研究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的思想理论和工作实践,研究中国共产党领导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取得的历史成就和经验教训,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形成基础,提供了丰富史料。一、关于探索适合中国情况的社会主  相似文献   
5.
<正>三、关于国际战略和战争与和平问题作为党和国家的主要领导人、伟大的战略家,毛泽东一直关注国际形势和国际动态,注重国际战略和战争战略的谋划。对于在世界上团结谁、争取谁、孤立谁、打击谁,他始终心中有数。关于世界格局,他从提出"中间地带"到"两个中间地带",再到"三个世界"的划分,以及他提出的"一条线"的战略,反映了他广阔的世界眼光和国际战略思维。早在20世纪40年代中期,毛泽东就提  相似文献   
6.
冯蕙 《党的文献》2002,(1):76-85
《毛泽东文集》共收入毛泽东文稿 80 3篇 ,是继《毛泽东选集》一至四卷之后的又一部体现毛泽东思想科学体系的综合性多卷本毛泽东著作集 ,弥补了毛泽东在社会主义时期的著作没有选集这个空缺。《文集》的编辑工作历时 8年 ,分 3次出齐。《文集》只选内容正确或基本正确的文稿。对手稿和已经公开发表过的讲话、谈话记录稿 ,编辑工作主要是作史实的核查考订和文字、标点的校订。对没有公开发表过的讲话、谈话记录稿 ,还要花较大的工夫进行文字上的技术性整理。《文集》的注释 ,大量的是对人物、事件、引语、文件等的注释 ,还有通过注释介绍与正文内容有联系的毛泽东的思想观点 ,或通过注释订正不准确的地方。我们广查资料、请教专家、严谨考证 ,力求把注释作得更完满。  相似文献   
7.
团结和胜利——七大的工作方针冯蕙毛泽东在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预备会议上的报告中说:“我们大会的方针是什么呢?应该是:团结一致,争取胜利。简单讲,就是一个团结,一个胜利。胜利是指我们的目标,团结是指我们的阵线,我们的队伍。”团结是无产阶级政党的...  相似文献   
8.
党的文献编辑工作 ,是一项很重要和很严肃的工作。为了做好这项工作 ,要求编辑工作人员具有献身党的文献事业的精神和高度的责任心 ,为它付出艰苦的劳动 ;要求编辑工作人员具有较高的思想政治水平和理论基础 ,较好的专业知识和较广的其他方面知识 ,相当的文字处理能力 ;要求编辑工作人员遵循实事求是的思想原则 ,具有严谨细致、一丝不苟的学风 ,切忌粗枝大叶、浮皮潦草。一般说来 ,党的文献分为当代文献 (又称新时期文献 )和历史文献 ,集体文献和个人文献。毛泽东著作属于个人历史文献。下面根据我参加毛泽东著作编辑工作的体会 ,举一些例子…  相似文献   
9.
我的发言主要谈谈胡绳同志对中央文献研究室毛泽东著作编辑工作的指导,和我们所受到的教益。 胡绳同志是我的一位老领导,一位师长。从50年代成立的中央政治研究室,到60年代成立的马列主义研究院,再到80年代成立的中央文献研究室,胡绳同志都担任领导职务,都是我的领导。在中央政治研究室和马列主义研究院,胡绳同志不分管我所在的党史组,所以工作上接触不多。他在担任中央文献研究室副主任期间,分管毛泽东研究组,在工作上接受他的指导就多一些。胡绳同志博学多才,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