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篇
  免费   0篇
法律   2篇
中国共产党   2篇
政治理论   13篇
综合类   1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84 毫秒
1.
刘书祥 《求知》2014,(10):7-9
<正>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将维护宪法权威作为推进法治中国建设的首要任务,明确提出要"维护宪法法律权威。"习近平总书记在首都各界纪念现行宪法公布施行3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也提出:"维护宪法权威,就是维护党和人民共同意志的权威。捍卫宪法尊严,就是捍卫党和人民共同意志的尊严。"法治国家的一个重要标志,就是树立法律至高无上的权威,而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具  相似文献   
2.
刘书祥 《求知》2014,(4):8-11
<正>当前,全国上下都在学习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作出的《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和习近平总书记一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而在2013年1月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如何做好新形势下政法工作的一个重要指示中,首次提出了建设法治中国的新目标。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专门对推进法治中国建设作出部署,并提出了具体的目标和任务。从"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确立,到"建设法治中国"新目标的提出,是我们党对法治建设认识的进一步深化,它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和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4.
刘书祥 《求知》2011,(4):4-6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形成,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30多年来,在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下,我国立法工作取得的巨大成就,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史上的里程碑。回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从提出到实现的历史,经历了一个逐步认识、探索、实践和发展的过程,大体上可以分为提出法律体系、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律体系和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三个阶段。  相似文献   
5.
刘书祥 《求知》2004,(12):12-14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指出:“我们必须居安思危,增强忧患意识,深刻汲取世界上一些执政党兴衰成败的经验教训,更加自觉地加强执政能力建设,始终为人民执好政、掌好权。”认真学习、研究其他国家执政党治国理政的成功经验,吸收和借鉴其他国家政党政治的有益成果,对于加强我们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香港廉政公署反贪污贿赂运行机制及其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书祥 《求知》2010,(8):10-12
根据具有世界权威影响的国际反腐败组织“透明国际”按照多项清廉指数连年对世界160多个国家和地区进行的排名显乐.在廉政建设方面.香港堪称是亚洲乃至世界的楷模。香港之所以能够成为当今世界公认的最廉洁的地区之一,与香港廉政公署高效的反腐败运行机制是分不开的。学习并借鉴香港反腐败的经验.对于完善我国反腐败运行机制、有效遏制腐败现象,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刘书祥 《求知》2008,(11):8-11
改革开放以来,经过坚持不懈的努力,我国法治建设特别是立法工作取得了辉煌的成就,积累了宝贵的立法经验,无法可依的现象基本消除,以宪法为核心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基本形成。认真总结改革开放30年来立法取得的成就,梳理30年立法积累的成功经验,对于进一步健全和完善我国的法律体系,推动我国依法治国的进程,实现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目标,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刘书祥 《求知》2008,(1):9-11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我们党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和核心。”深刻认识人民当家作主和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关系,健全和完善人民当家作主的制度的途径,采取有效措施切实保证人民当家作主的实现,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现代世界经济发展最主要的、最根本的、最显著的特征就是经济全球化。加入WTO,不仅给中国经济的发展与繁荣带来了机遇与挑战,同时,也给新时期政法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政法工作如何应对新的浪潮冲击,为新形势下的经济建设服好务、护好航,真正按“三个代表”的要求,为发展社会生产力作出应有贡献,值得认真研究。  相似文献   
10.
刘书祥 《求知》2009,(8):4-6
1949年9月29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会议通过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以下简称《共同纲领》),至今已整整60周年。虽然它不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性质的宪法.但它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制定的第一部宪法性的法律文件。它对于确立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确定我国的社会主义制度。建立新中国等方面,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