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0篇
中国共产党   13篇
中国政治   2篇
  2006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16年11月8日,“护国军神”蔡锷因尽瘁国事,以喉癌不治而长逝于日本九州福冈医科大学医院,年仅34岁。弥留之际,蔡委托身边的好友、日本士官学校的同窗蒋百里向国人遗电一通:一、愿我人民、政府协力一心,采有希望之积极政策;二、现在各派意见多乖,竞争权力,愿为民望者以道德爱国;三、此次在川阵亡(即反袁护国之役)及出力人员,恳饬罗佩金、戴戡核实呈请恤奖,以昭公允;四、锷以短命,未能尽力民国,应为薄葬。这种至死念念不忘“协力一心”、“道德爱国”、“公允”、“薄葬”的高尚情操,令人肃然起敬。蔡锷短暂一生,以身作则…  相似文献   
2.
刘作忠 《世纪桥》2003,(5):28-31
与张作霖父子的过从张作霖是辽宁海城人,出身草莽,而沈鸿烈是湖北天门人、书香世家,18岁中秀才,后留学日本海军学校第二期。其间遥隔数千里的距离,如何联在一起的呢?沈鸿烈在日本留学时,就加入了同盟会,参加反清革命活动。毕业回国,正值辛亥革命爆发,沈受命在湖北策动长江中下游的海军反清,是有功之臣,但是他并未能因此进入海军部队。当时的海军主流人物,都是留英学派,而且福州籍的占大多数,当然不能容纳湖北籍的留日生沈鸿烈。沈只好到北京政府参谋本部工作,并兼任陆军大学的海军课程的教职。一次,沈随部中人士到东北视察,任务完毕即随众回京,没想到这次偶然的视察,竟成了他日后主持东北海军的因缘。  相似文献   
3.
1958年10月,郑振铎因飞机失事遇难后,其遗孀高君箴女士将郑之全部藏书捐赠北京图书馆,总数多达17224部、94441册,其中最有价值的是30余部宋、元版本的曲籍.郑振铎驰骋文坛40年,著作等身,声誉天下,其狂热地买书、惜书、藏书,令人景仰.1 郑振铎藏书内容颇丰,包括戏曲、小说、版画、弹词、鼓词、宝卷、歌谣、俗曲等等,其中以戏曲、小说、版画书为最.郑振铎自20年代初迷上戏曲后,便不论新旧、不论版本、不论价格大量购买.只要他看中有价值的,有时甚至将一家十口数月的费用一掷无遗.到抗战前,郑振锋已搜藏一千余部戏曲图书,其中有不少珍品.1932年,正在燕京大学任教的郑振铎,曾在该校天和厂一号住所举办“北西厢记展览会”,公开展出他搜藏的21  相似文献   
4.
回首20世纪80年代以前,由于人为的原因,海峡两岸一直处于隔绝中。这种极不正常的状况牵动着许多炎黄子孙的心,出生于湖南祁阳、时任美国威斯康辛大学东亚语文系主任的周策纵教授就是其中之一。  相似文献   
5.
著名美籍华人学者周策纵教授是国际学术界公认的“五四” 运动史研究权威.他以个人在密西根大学博士论文扩写的55万字英文专著《五四运动史》,1960年由哈佛大学出版社出版后,连续再版7次,居该社出版之冠.美国一些大、中学校节选此书为学生读物,意大利也出版了译本.西洋研讨一般知识分子和学生运动的书,几乎例必征引《五四运动史》的事实与意见.各国专研中国近代史、思想史、文学史或传记的著作,征引《五四运动史》之处多得无法统计.港台、日本、英、法、德、加拿大、捷克、新加坡、马来西亚等许多国家和地区的报刊,都曾发表专文评述《五四运动史》,称誉此书为“一本材料详实、内容丰富的卓越著作,任何一位研究现代中国的读者不可缺少的指导性参考书”(美国《东方学会学报》)  相似文献   
6.
北伐战争开始,国民革命军总局令部邀请时为中国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宣传部部长的瞿秋白向全军政工人员作报告.主持人首先介绍:“请著名理论家和宣传家、曾三次见到列宁的瞿秋白先生作:《关于如何做好北伐战争宣传  相似文献   
7.
无产阶级革命家恽代英与其启蒙老师李沅蘅有一段鲜为人知的情谊.李沅蘅,字镜涵,别号随缘老人,湖北石首桃花山人.家贫,靠族人资助中秀才、补廪生.李于1900年进两湖书院,毕业后至武昌北路小学任教.当时,恽代英就读于李的足下.恽代英聪颖过人,深得门师赏识.他的同窗洗百言后来在《恽代英的青年时代》一文回忆说:  相似文献   
8.
刘作忠 《世纪桥》2003,(2):26-27
1926年12月18日,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上海总工会为纪念本会代理委员长刘华牺牲一周年及码头总工会副委员长陶静轩牺牲一周月,举行了“颇具悲壮”(《申报》1926年12月19日)的纪念活动,兹将详情追述如下:  相似文献   
9.
孙中山在其革命生涯中,承蒙许多日本友人的襄助,梅屋庄吉先生就是其中之一。 梅屋1886年生于长崎,15岁至上海学习汉学,酷受中国文物及美术。19岁赴美留学,后在朝鲜、海参崴、南洋、香港、厦门、新加坡等地从事电影摄制业,成为日本电影托拉斯的董事。1894年,梅屋与正在香港从事革命活动的孙中山相识,两人因志趣相投,义结金兰。  相似文献   
10.
刘作忠 《世纪桥》2006,(6):76-78
1924年1月21日,无产阶级革命导师列宁病逝,噩耗传到中国,正是国共合作高潮中的两党人士联合举行了一系列追悼活动,以下分段叙述。广州噩耗传到有25名共产党员参加(总代表175人)、于本月20日开幕的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会场,已是25会日。会议主持者孙中山先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