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0篇
各国政治   6篇
世界政治   1篇
中国共产党   3篇
中国政治   2篇
政治理论   2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 毫秒
1.
苏联的解体涉及方方面面的原因,而不可忽视的一个深层次原因就是其文化传统对其执政方式、执政理念等方面的影响。在苏联社会发展过程中,弥赛亚意识、浪漫的理想主义思想、教条主义传统、国家至上理论、沙皇崇拜、极权传统、专制作风、愚民嗜好、官办社会的传统等落后的文化传统的痕迹处处可见。  相似文献   
2.
王澜峰  刘添 《新长征》2014,(12):49-49
为进一步提高"12380"的知晓度、公认度和便捷度,四平市铁东区从学习宣传、健全机构和完善机制等方面入手,努力促进"12380"举报工作的规范化建设。一是认真学习,广泛宣传。通过召开专题会议和业务培训等方式,在组工人事干部中进行集中学习,并通过媒体对"12380"专用举报平台进行"广而告之",加大宣传力度。二是健全机构,明确责任。  相似文献   
3.
一、独立之初的俄罗斯外交政策 新俄罗斯最初的外交继承了米哈伊尔·戈尔巴乔夫的遗产,并在很大程度上是“新思维”的继续。戈尔巴乔夫摒弃了斯大林——勃列日涅夫外交政策体系,苏联开始走上和解以至谋求建立伙伴关系之路。苏联在裁军、欧洲安全、德国统一等问题上发生了根本转变。戈尔巴乔夫给东欧松绑,与中国和解,从阿富汗撤军,拒绝继续支持苏联在亚、非、拉和中东的老朋友。  相似文献   
4.
东欧各国的经济转轨,已进入第九个年头。这几年转轨的成效如何?如何解决失业和通货膨胀?东欧经济转轨的前景如何?诸多疑虑萦绕在心。那么,就先让我们先回顾一下吧。  相似文献   
5.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用陆游这一诗句来形容1995年的波黑危机是非常恰当的。 去年圣诞节前夕,美国前总统卡特应波黑塞族的邀请前往波黑调停,力促交战各方达成了停火四个月的协议,该协议曾被称为波黑危机的重大“转折点”。但是四个月的期限刚近半,破坏停火协议的事件就屡屡发生,3月中旬以后又爆发了一系列更加激烈的战斗,塞族  相似文献   
6.
7.
五十岁,被中国人称作知命之年,也就是说人到此时对人生、命运应该“大彻大悟”,行动起来应更自信、更有理性。到1995年,联合国也50岁了,但此时它好像仍未进入不惑之年,对一些重大问题仍然懵懵懂懂,不得要领,维持世界和平行动就是如此。 联合国维持和平行动指的是联合国派遣没有强制力的军事人员,在冲突地区维持或恢复国际和平与安全的行动。维和行动可分为两种,一是军事观察团,另一种是维持和平部队。联合国军事观察团,是由被当事国认为公正的会员国应秘书长的要求向联合国提供的非武装人员组成的,其主要职责是观察某一地区维持停火的状况,并在发生破坏停火事件时,进行调查和制止。联合国维持和平部队是由秘书长按照安理会的决定建立的,由若干会员国提供  相似文献   
8.
苏联剧变和解体的根本原因在于俄罗斯落后的传统文化所造就的高度集权的体制,经过俄罗斯传统文化裁剪的马克思主义只剩下国家占有、平均分配、计划经济、无产阶级专政等教条和依照这些教条建立起来的经济、政治体制。这种体制的最大特点是高度集权,它是特定环境下的产物,在和平建设时期必须进行改革。但高度集权的体制自身阻碍着改革,最终促使苏联和苏共走上不归路。苏共执政失败的惨痛教训告诫我们,必须狠抓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必须改革高度集权的体制。  相似文献   
9.
邓小平新时期统一战线理论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动爱国统一战线不断发展、不断前进的强大思想武器。广东在开展统战工作过程中,坚持把邓小平统战理论与广东的实际相结合,率先力求创新多党合作的新形式,开拓统战工作的新领域,逐步形成了“突出一个重心(党派工作),抓好两个特色(非公有制经济代表人士工作和海外统战工作),全面推进各领域工作”的统战工作新格局,使广东特殊的地理、历史、人文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统一战线迸发出前所未有的巨大能量,对广东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一 民主党派是我国爱…  相似文献   
10.
20世纪上半叶苏联社会主义思想、理念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弥赛亚意识即其中之一。经由世界革命、一国建成社会主义的两度诱发,到两极对峙时期苏共最终形成了主动的弥赛亚意识。弥赛亚意识使苏共不能正确认识苏联社会主义的成就与不足,妨碍苏共正确认识资本主义,使苏共不能正确处理同社会主义国家、政党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