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篇
  免费   0篇
外交国际关系   5篇
法律   1篇
中国共产党   16篇
中国政治   3篇
政治理论   1篇
  2012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振军与《园丁之歌》刘秉荣湘剧《园丁之歌》在"文革"期间曾经受到"四人帮"的疯狂攻击,这是众所周知的。但是,原中共湖南省委书记李振军曾经大力支持这出戏,和"四人帮"进行了不妥协的斗争,这就鲜为人知了。《园丁之歌》是1972年湖南省文艺调演中涌现的一个...  相似文献   
2.
李振军爱才     
李振军爱才刘秉荣编者按:人们常把那些发现人才、荐举人才、重视人才的人,比作相马的伯乐。在一群马中,识别一两匹良马,确实不易。而发现和荐举人才比起相马来就要复杂得多,困难得多。首先,人的内在本质常常被现象掩盖着,况且人无完人,人无全才,因此要突破现象看...  相似文献   
3.
贺龙三哭     
贺龙元帅乃“有泪不轻弹”之人,他的亲人甚至他的姐姐贺英被敌人杀害时,他都没有落泪,可是,在1946年的一年中,他却屡次伤感。 一哭卢冬生 中共党员卢冬生,湖南湘潭人,1925年到湘军当兵,后参加北伐、“八一”南昌起义。1928年初随贺龙、周逸群由上海赴湘鄂西,  相似文献   
4.
刘秉荣 《政府法制》2012,(32):38-39
段祺瑞自认是菩萨转世 北洋军阀中皖系首领段祺瑞,其祖父段佩,以办团练屠杀捻军起家,官至淮军统领。父早死,段自幼于姥姥家长大。  相似文献   
5.
所谓创新,就是淘汰旧的东西,创造新的东西,它是事物向前发展的根本动力,是事物内部新的进步因素通过矛盾斗争战胜旧的落后因素,从而推动事物向前发展的过程。它既包括理论创新,也包括实践创新。随着企业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当前企业青年员工的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呈现多样化,在少数员工中存在“政治意识弱化,经济意识强化;集体意识弱化,个人意识强化;荣誉意识弱化,利益意识强化;敬业意识弱化,休闲意识强化”的现象,传统的思想政治工作方式、方法已不适应实际工作的需要,迫切需要对企业思想政治工作进行创新。一、理论创新。理论是行动的指南。…  相似文献   
6.
1928年6月3日,张作霖在皇姑屯被日本人炸死,张学良只身化妆成士兵,搭乘兵舰驰返沈阳,在危难震撼之际,稳定了东北局面。 当时,张学良年仅27岁,不仅日本人不把他放在眼内,连东北的不少军政领导人也不把他放在眼里,其中尤以杨宇霆、常荫槐二人为最。杨、常均为东北的老  相似文献   
7.
刘秉荣 《党史博览》2001,(10):25-27
隐姓埋名为革命,血雨腥风铸俊卿,人民世纪花木兰,英模会上举世惊. 这首诗是李振军于1950年全国战斗英雄代表会议期间为郭俊卿而写的.李振军是董存瑞团的政治委员,他发现和培养了董存瑞这个典型,时为第四野战军某军政治部的秘书长.他是湘西凤凰县人,与沈从文、黄永玉是同乡,且过从甚密.李振军因何写了上边的诗句?这里要说说郭俊卿.  相似文献   
8.
王明,1904年4月9日出生在安徽省六安县金家寨的一个商人家庭。他原名陈绍炳,后改陈绍禹。王明是他一生所用诸多笔名、化名中的一个,而且是他最广为人知的一个名字。  相似文献   
9.
电影《平原游击队》主要演员郭振清为演好李向阳这一英雄人物,与甄凤山共同生活了几个月近来,笔者在电视和报刊上看到介绍抗日英烈时,把包森烈士说成是电影《平原游击队》李向阳原型。包森是抗日英雄,抗战期间主要活动在我的家乡京东一带,其英雄事迹可歌可泣,但他不是李向阳原型。我在帮助朱良才上将整理其回忆录时,朱老及众多老同志如王平将军等,都多次提到曾在晋察冀三分区与王平、朱良才等一起战斗过的抗日英雄甄凤山同志,才是电影《平原游击队》中李向阳的原型。李向阳是个虚构的人物,但剧作家创造这一人物时,究竟以哪个英雄为模特儿?此…  相似文献   
10.
本刊曾于2002年连续两期大篇幅刊登了中国工农红军西路军两万多将士,在既失天时、又无地利的情况下,孤军深入与数倍于己的马家军血战河西走廊,最后,鏖战倪家营、浴血梨园口、兵败祁连山的壮烈史实。读后令人唏嘘,发人深思。回首这段历史,确如徐向前元帅所说,西路军两万多人,遭到几乎全军覆灭的命运,在我军历史上,绝无仅有。本文谨将西路军血战河西之后,各主要人物的悲惨经历摘要编发,以期读者对这段历史有一个较为完整的了解。两万多红军的鲜血,洒在了祁连山麓、戈壁滩上,死者死不瞑目,生者生得艰难。血写的一页至今血色如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