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篇
  免费   0篇
世界政治   1篇
外交国际关系   4篇
法律   10篇
中国共产党   14篇
中国政治   12篇
政治理论   4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5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05年2月19日,胡锦涛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中指出:"现在,我们党明确提出并积极推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具备许多有利条件的。"深刻地阐述了构  相似文献   
2.
朱熹仕泉州府同安县主簿期间,积极整顿县学,创办书院,其诲人不倦、孜孜以求的治学精神对同安及泉州文化产生深远的影响。朱熹往来于泉州各地开展讲学活动,直接推动了书院在泉州的发展,给泉州树立了良好的文化教育之风,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使泉州成为人文鼎盛的"海滨邹鲁"。  相似文献   
3.
刘陶 《学习月刊》2010,(21):10-11
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是社会主义.的一条根本原则.也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保证.在整个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过程中.只有确保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才能防止两极分化.实现共同富裕:只有坚持公有制为主体.才能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增强综合国力、维护公平正义、促进社会和谐。  相似文献   
4.
经济超常规发展,是个全世界都极为关注的重大理论和实践课题。对于经济长期落后的发展中国家来说,更是攸关前途命运的紧迫的现实问题。超常规,本质上说,是革命,是创新,是辩证法“否定之否定”规律的体现。超常规以超常见识、超常举措、超常方法为特征和手段,与常规相比,更重视质上的突破引发量上的扩张,更重视突变。总之,超常规是一切奇迹的前提,没有超常规发展,就不会有科技、经济的跳跃和飞速发展。对政治、文化、军事等其他社会活动来说,不超常规,也就很难有重大的迅速改观和发展。超常规主要意义不是量上加码、力上加度、…  相似文献   
5.
党的十四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建设几个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选人用人要注意社会公论”。这是一条富有新意的原则性规定。如何认识这一新规定的重要意义,并有效地贯彻到实践中去,使之成为指导新时期干部工作的重要原则,是一个新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6.
江西景德镇市是个以生产陶瓷为主的中等工业城市。在上个世纪的八九十年代,以陶瓷生产为主的产业在结构调整中受到极大冲击,加之国有企业深层次的原因,不少企业尤其是陶瓷企业遇到前所未有的困难,有的企业陷入停产半停产状态,职工生活也遇到很大困难。 1997年,市总工会建立了职工互助保险办事处。2000年底,市总工会将职工互助保险的服务项目扩大到送温暖工程中来,充分发挥互助保险作为职工社会保障体系补充部分的作用。市总工会下了最大决心,即使把工会的结余经费和互保赢利全垫上,也要为三千名特困职工提供保险。为此,…  相似文献   
7.
正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1))并被明确作为十四条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之一。作为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枪杆子""刀把子"的公安机关,处在全面依法治国的最前沿、居于全面依法治国的最前哨。公安机关作为依法治国的主力军,其作用和效能靠什么来维系?靠什么来实现?靠什么来保证?这是全面依法治国大背  相似文献   
8.
以县级为单元完善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是一项综合性的社会公共安全管理系统工程,这一体系运作模式的架构,应集打击、防范、管理、控制等治安管理诸层面,其体系运作既要作为政府工程和民生工程,又要有社会化的整体配套机制。重点要突出系统化整合、智能化升级、实战化应用、社会化建设,全面构建以“服务管理人本化、警务运作集约化、警务执法规范化、警务手段科技化、警务工作社会化、警队管理科学化”为主的治安防控体系运作模式。  相似文献   
9.
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专利制度回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0.
邵培樟 《台湾研究》2013,(2):1-5,27
随着两岸经贸往来和科学文化交流的进一步加强,两岸知识产权民事司法协助方面的问题愈发凸显出来。由于历史问题、政治分歧、法律体系和制度设计等方面的原因,两岸知识产权民事司法协助方面的立法和实践的现状远远不能满足两岸经济文化交流的现实需求,严重影响了对两岸人民智力成果的有效保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