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中国共产党   2篇
政治理论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1.
教育成本的界定及分类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作为教育经济学研究领域中的基础性概念,教育成本在不同学者之间并未达成共识,关于教育成本的分类也是说法不一。笔者将教育成本界定为教育活动中所不可缺少的,随着产权关系的变化而相应发生变化的,表现为一定要素形式因而会产生相应费用的稀缺性资源。教育成本可分为实际成本和机会成本。  相似文献   
2.
“经济人”假设:马克思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的不同认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马克思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对经济人假设的不同认识,是两个不同的经济学体系在进行经济学理论研究时,对同一个经济学理论问题的不同看法。这种理论观点上的差异既与不同体系在进行经济学研究时所选择的立场有关,也与不同体系在经济学理论研究中所秉持的研究方法有关。比较马克思经济学和西方经济学对经济人假设的不同认识可以看出,这两个体系对于经济研究中人性的认识和概括的不同,其核心差别在于人的社会性。  相似文献   
3.
从研究方法看,在马克思经济学中,存在着几组重要的划分关系,其中,剩余价值和利润的划分是总纲,是马克思经济学和古典政治经济学的根本区别,也是马克思经济学区别于迄今为止所有经济学理论的重要的理论特色。马克思的经济学研究是以剩余价值为中心,从剩余价值与利润的划分出发,经过不变资本与可变资本的划分、劳动与劳动力的划分等逻辑环节最后达到具体劳动与抽象劳动的划分的。这几组划分关系构成了马克思经济学研究方法的逻辑主线,建构起了马克思经济学的主体框架,是理解马克思经济学的逻辑路标,也是马克思对经济思想史的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