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篇
  免费   0篇
中国共产党   1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包春晖 《新长征》2006,(6):50-51
一、农村文化大院的形成 如何按照“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要求,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多年来,我们乾安县不断地进行探索与实践,先后在10个乡(镇)举办了农民文化艺术节20余场(次)。但这种“赶集式”的文艺形式远远满足不了农民经常性的文化需求。一些农民“文化人”便凑在一起,自发地办起了大秧歌,组织农民茶余饭后扭一扭。发展至今,活动形式逐渐地由扭到说,由说到唱,参与的农民也由几人逐步发展到十几人、几十人,而且由“间歇”型变成了“经常”型,成了扎根于村屯的不流动的宣传文化阵地,这便有了农村文化大院的雏形。这种农民自发形成的文化组织,由农民自办、自管、自娱、自乐,而且说的都是本村事,唱的都是本屯人,摸得着、看得见,深受农民欢迎。发展农村先进文化,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发展的就应是这样的文化,建设的就应是这样的新农村。对此,乾安县委高度重视,加大了扶持力度,目前,已发展命名各类文化大院18家,虽然设备器材简陋,人员素质参差不齐,但已初具雏形,发挥着官办文化所替代不了的作用。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