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中国共产党   1篇
政治理论   1篇
综合类   2篇
  2023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1.
风险社会已成为国家治理面对的新常态,传统治理向韧性治理的模式转型升级是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的重要议题。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时代特征导致风险的自发生成、扩散与叠加,风险社会加剧传统治理模式失灵,能力提升推动风险社会治理“转脆为韧”。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风险社会韧性治理的问题表征包括多种价值失衡与弱化并存、管理结构僵化与管理流程异化凸显、能力欠缺与不足叠见层出。推动公共价值回归,重构社会公共秩序;克服组织结构性张力,破解传统治理机制梗阻;创新数字技术赋能,构建风险共担与学习能动机制,成为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风险社会韧性治理的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2.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共进行了六次较大规模的政府改革.前四次改革以精简人员、撤并机构为主,但长期难以摆脱政府机构“膨胀—精简—再膨胀”的循环怪圈;后两次改革以政府职能转变、权力下放和政府职能整合为主,但仍然存在改进空间.在此背景下,本文提出了政府改革新的解释框架——帕金森定律的规避,认为我国政府机构具备帕金森定律产生的条件,政府改革易受到帕金森定律影响,因而,应采取“减政精兵”的对策来破坏“帕金森定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同时,新一轮政府改革应该在完善现行公务员制度的基础上,逐步实施和推行政府雇员制.  相似文献   
3.
自从新中国成立后,我国进行了多次政府机构改革,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似乎总难以跳出"膨胀—精简—再膨胀—再精简—膨胀"的循环怪圈,帕金森定律为我们提供了一种较为合理的解释。本文基于帕金森定律的视角,从制度设计和实践两个层面来评析政府当前的雇员制改革和"大部门体制"改革。  相似文献   
4.
社会治理精细化是在批判和反思传统粗放型社会管理模式的基础上提出的,是国家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现代化的重要内容、是提升治理效能的重要途径。社会治理精细化的价值取向是"人的精准管理与服务",即首要问题是解决人的问题,重要手段是精准治理,其内涵可分解为三个层次:精准识别人的需求,尊重人的主体地位和角色;精准区分不同群体的利益,更加关注弱势人的利益分配;精准提供管理与服务,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社会治理精细化的目标为精准维系秩序、精准保障权利和精准改善民生,而其实践路径则依赖于制度设计的精细化、主体互动的精细化、利益分配的精细化和资源供给的精细化。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