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0篇
中国共产党   9篇
中国政治   1篇
政治理论   2篇
综合类   1篇
  2018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顺应时代的要求,紧跟实践的步伐,在传承优秀传统、整合人民智慧的前提下,实现自身内涵的不断丰富和创新,显现出其时代性、传承性、实践性和人民性的本质规定性特征,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历史进程中,要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重点和核心,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使之成为国人广泛的价值共识和共同的价值追求,并探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践行和实现的路径,更好地为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而不懈努力。  相似文献   
2.
井长杨志海     
30出头的杨志海,是长庆油田樊家川作业区采油七队的井长,级别相当于班长.因为他要负责20口油井的日常生产和驻井人员生活,人们习惯称他为"杨井长".  相似文献   
3.
干部是社会的示范群体,其道德水准的高低,对整个社会群体的思想道德有重要影响。道德建设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核心内容,而干部道德建设则是整个社会道德建设的关键。当前,加强干部道德建设,对于改善社会风尚,提高全民道德水平.保持国家的经济、政治稳定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首先,干部道德建设在全社会道德建设过程中,起着领导、组织和示范的作用。干部的职业特夫.决定了其在社会管理中的特殊地位和重大责任。六中全会《决议:)强调:“建设物质文明的关键在党,建设精神文明的关键也在党。”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过…  相似文献   
4.
史文光 《前沿》2001,(11):42-44
邓小平同志的文化建设理论可以概括为三个方面 ,即从中国的现实出发 ;继承和发扬中国的优秀传统文化和文明成果 ;积极吸收和借鉴国外的先进思想和文化。这一理论十分重视道德的地位和作用。邓小平的文化建设理论 ,对在当前贯彻落实江泽民同志“以德治国”的伟大方略和治国原则 ,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一、邓小平关于文化建设要立足于现实与“以德治国”邓小平指出 :“中国的事情要按照中国的情况来办 ,要依靠中国人自己的力量来办。独立自主、自力更生 ,无论过去、现在和将来 ,都是我们的立足点。”(1 ) 实事求是 ,一切从中国的现实出发 ,与…  相似文献   
5.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历代党的领导集体开创的道路,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的崭新道路,是历代领导集体披荆斩棘、不断摸索累积的宝贵历史经验,并在社会实践过程中逐渐上升为规律性、本质性的统一认知和理念,引领中国人民前后相继的不懈探索和努力,并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坚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正确方向,以改革开放、科学发展、和谐发展观为引领和指导,更好地在新的历史时代和阶段开拓一条全新的康庄大道。  相似文献   
6.
他叫张宗迁,现年52岁,共产党员,长庆油田樊家川作业区采油13队住井工.1987年,原环北大队刚筹备时,他是第一批来到樊家川住"夜猫子"井的.从此以后,每开发一个新的区块,打头阵住单井的准是他.作业区考虑他年龄大,住单井的时间长了,好几次想将他调回基地,安排在后勤岗位,都被他婉言谢绝了.  相似文献   
7.
"作为一名基层支部书记,心里要时刻装着员工群众,要做员工想做而没有做到的事情,要想员工想而没有想到的事情."这是今年6月中旬在长庆采油二厂举办的支部书记经验交流会上,该厂樊家川作业区注水队党支部书记杨志海的经验介绍.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在思想政治工作中有一股忽视灌输的倾向,有不少人认为在今天灌输已经过时,其方式不可取。其实不然,灌输论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中的一个基本观点。而且,灌输作为政治社会的一种手段,历来为统治阶级重视并普遍采用。在现阶段,继续坚持思想理论灌输,对做好新时期的思想政治工作具有重要意义。一、思想政治工作坚持灌输的意义“灌输”一词,在《现化汉语词典》中,它的含义是指“把流水引入需要水分的地方”,引水到田土,是把水“浇入”,是“输送”。具体到思想政治工作领域,灌输就是对人民群众进行多方式的科学有效的意识形态的…  相似文献   
9.
人常说:“堡垒最容易从内部攻破。”而采油二厂党委把加强先进性教育、提高执政能力作为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的头等大事来抓,带领各级党组织及全体共产党员团结奋战、顽强拼搏,战胜了种种自然灾害,克服了道道难关,保证了原油生产任务的顺利完成。被党员和群众称赞为“摧不垮的战斗堡垒”。  相似文献   
10.
建构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行政道德规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史文光 《理论前沿》2003,(21):37-38
社会的变革必然反映在道德领域,在行政改革的过程中,政府模式及其行政人员行为方式的改变也必然反映在行政道德上。行政道德,即行政人员在行使行政权力的过程中应当遵守的价值观念、善恶标准及行为规范。在我国,行政道德的表现主体是行政管理人员,从社会导向上看,行政人员处于社会的主导优势地位,因而行政道德建设在公民道德建设中起着不可替代的导向示范作用。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行政道德建设也应坚持与时俱进,要倡导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建立公正、诚信、廉洁、勤政、高效、依法行政等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行为规范。近年来,市场经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