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法律   1篇
中国共产党   5篇
政治理论   1篇
综合类   2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居官为宦的人,不少人走向了失败。有的原因很清楚,也有不清不白稀里糊涂被免职罢官的。居官而败的“软原因”不外乎与上司、同僚关系处理得是否好、是否与时代合拍等,但“硬原因”却是惊人的相似。曾国藩总结高官失位的原因时,归结为主要的四个方面,即昏、傲、贪、诈。他在给家人的信中说:过去曾把居官四败、居家四败写在日记中来自警。现在怕时间久而遗忘,再次写在这里。与前次稍有不同,居官四败是昏、傲、贪、诈:“昏情任下的人败,傲狠妄为的人败,贪鄙无忌的人败,反复多诈的人败。”居家四败是:“妇女奢淫之家败,子弟骄怠之家败,兄弟不和之家败.侮师慢客之家败。“走向”仕途的人  相似文献   
2.
史林 《瞭望》1985,(36)
教师辛苦,小学班主任尤其如此,因为他们除肩负“传道、授业、解惑”的重担外,还要关照小学生们的在校生活,加上目前社会独生子女多,又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小学教育的难度。他们经年累月施教育人,从早到晚操心劳力,个中甘苦,自非一般人所能了解和体验得到的。已届中年的北京史家胡同小学四年级班主任向晓琳老师,是如何在二十多年  相似文献   
3.
党的政治路线决定党的组织路线,同时,正确的组织路线、合理的党员结构对于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贯彻执行有着特殊的保证和服务作用。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党重新确立了正确的政治路线,我国从此进入改革开放的历史新时期,与此相适应,党的组织建设也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在这一时期(1978~1989年),邓小平对于加强党的组织建设,改善党员队伍结构这一问题进行了大量论述,阐述了一系列重要思想,主要有:拨乱反正,确立马克思主义正确组织路线的思想;加强吸收青年党员,改善党员队伍年龄结构的思想;大量吸收知识分子党员,提高党员队伍知识结构的思想。  相似文献   
4.
城市不仅是人口和工业的聚集地,也是现代文明的象征。地铁轨道交通是城市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其存在站外设计不合理、站内安检有漏洞、站点与线路巡逻不合理、情报预警机制不健全、专业化力量缺乏等弊端,很容易遭受到恐怖袭击。为提升城市地铁的防恐怖袭击水平,可以在站外设计小型预留场地,配备流动警务站,在站内提高监控与安检技术,加大工作人员培训力度,打造地铁危机预警平台,实现情报共享。  相似文献   
5.
新形势下参与创新社会管理已经成为民主党派一项重要工作,特别是在改革攻坚、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社会管理领域的问题尤其复杂。本文结合国内民主党派的特点、优势、现状,有针对性的分析民主党派参与创新社会管理工作的优化策略。  相似文献   
6.
在我国,就业是民生之本,安国之策,就业问题与每个人、每个家庭都息息相关。就业腐败直接损坏了我们党和国家的廉政制度,破坏了我们整个社会的公平竞争体制,同时就业腐败也是一种权力的腐败。就业腐败问题的不断产生,不仅践踏了社会公平正义,伤害了大多数人的利益,也必然会使政府的公信力大打折扣,严重影响我们整个社会肌体的健康有序发展。只有坚决遏制就业腐败,才能建立一个积极、健康的就业环境。  相似文献   
7.
改进我们的工作作风,需要有一个优良的政治生态,更需要廉洁从政的好环境。全面深化改革正在有序的进行,党的各项制度体系建设的加强,离不开优良的从政环境,这个优良的从政环境就是指好的政治生态。当前我国政治生态的环境净化具有现实的紧迫性,这是由于腐败现象的存在破坏了现存的政治生态自我净化体系,如任其发展势必危及到我们党的事业,政治生态的净化是全面深化改革,营造公平竞争大环境,减少权力寻租空间的综合治理工程。  相似文献   
8.
值班律师在认罪认罚案件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能够保障认罪的合法性、合理性、自愿性。然而,在司法实践中值班律师制度存在诸多问题。法律要求值班律师有系统的阅卷权、会见权、协商权,但是在司法实务中值班律师阅卷权、会见权、协商权行使受限;法律将值班律师定性为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法律帮助者。同时由于认罪认罚案件所带来收益较少,很难吸引优秀律师参与其中。究其原因,是我国值班律师制度的缺失。为此,需要健全相关的法律制度,明确值班律师的诉讼地位,保障值班律师相关的权利行使等,使得值班律师在认罪认罚案件中更好地履行自己的职责。  相似文献   
9.
轰动一时的猴王集团破产案正在进行当中,令人瞩目的并非仅仅是法院破产程序本身的合法性,而是破产程序的突然发动使债权人利益几近落空。在现行企业破产法框架下,债权人在国有企业破产程序中不能发挥主动的作用,并不足以确保其利益,这就引发了两个更深层次的问题:第一,债权人能否通过其他的民商事法律制度得到债权的保障?第二,现行的破产法应当做怎样的修正。本文将分别从破产法、一般民事法律制度和民商法法理三个角度探讨本案的有关问题,以资借鉴。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