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0篇
中国共产党   6篇
中国政治   9篇
综合类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7 毫秒
1.
吴先满  李慧 《群众》2014,(9):66-67
<正>江苏经济在经历30多年高于全国平均增长速度的超高速增长之后,目前已进入次高速或中速增长轨道。综合考虑多方面因素,2014—2015年,江苏经济年度增长的合理区间以保持在9.0%—10.0%为宜。一、对2014-2015年江苏经济年度增长合理区间的研判1.与全国比较从新中国成立以来这60多年的大的时间尺度或经济运行周期的长波理论来比较,江苏经济增长对比全国经济增长大体呈现出"低  相似文献   
2.
建国50年以来,江苏经济发展大体经历两大历史时期,这就是1978年以前的计划经济时期和1978年以来的改革开放、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换过渡时期,分界线是1978年底召开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前三十年为后来发展奠定了初步基础,江苏工农业总产值(按1980年不变价格计算)从1952年的54.33亿元  相似文献   
3.
吴先满  张莉 《唯实》2013,(3):31-35
金融危机使我们看到虚拟经济的过度发展增加了经济体系的风险。危机后,一些发达的国家如美国、德国的经济发展表现出回归实体经济的态势。实体经济是与虚拟经济相对应的一个概念,它们是两种客观存在的经济形态。虚拟经济作为经济全球化和世界经济高度市场化的伴生物,越来越受到重视,而泡沫经济一般认为是虚拟经济过度发展所致。  相似文献   
4.
国际金融危机对江苏经济形成了较大的冲击,在后危机时代,江苏要综合运用收入与分配政策、就业与保障政策、产业政策、投资政策、财税政策、金融政策、区域政策以及消费市场管理政策,来增加居民收入、扩大消费。  相似文献   
5.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持续推进经济体制改革,实现了从传统计划经济体制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极大地解放和发展了社会生产力,强有力地促进了国民经济的快速增长。在这场经济体制改革和制度创新中,江苏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大胆探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主要体现于两点:一是促进了江苏经济持续多年高达两位数的增长,引导了产业结构  相似文献   
6.
吴先满 《群众》2013,(6):28-28
伴随大规模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和改革开放,江苏产业经济全面深入发展,产业层次升级提高,产业经济为国家工业化、现代化和江苏富民强省作出持续的重大贡献。1972年,江苏工业超过农业成为国民经济主导。1989年,江苏第三产业超过农业占据国民经济第二位。江苏工业化经历初期轻纺工业和中期重化工业渐次进入中后期阶段。20125.41  相似文献   
7.
1997年7月以来,亚洲局部地区发生金融危机,始于有“亚洲五小虎”之称的泰国,继而在东南亚和东北亚一些国家扩散开来。去年底,国际投机者索罗斯大量抛空泰铢,使泰铢对美元的比价跌到10年来的最低水平。7月2日,泰国中央银行宣布放弃实施达14年之久的泰铢与美元挂钩的汇率体制,改为浮动汇率制。这一决定使得泰铢兑美元的汇率当日跌17%,泰铢的贬值使风雨飘摇的泰国金融陷入一片混乱,并波及整个东南亚金融市场,菲律宾、马来西亚和印度尼西亚等国货币兑美元比价也纷纷落到近年来最低点。  相似文献   
8.
当前,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适应经济新常态,江苏既要对今后经济保持中高速持续较快增长与发展充满信心,同时,也要积极进取,锐意改革创新,增创发展新优势。一个重要战略举措就是做大做强江苏地方法人金融,增强江苏地方金融对江苏实体经济发展提升的服务功能、作用和支撑力。做大做强江苏地方法人金融,其中的一大战略措施或路径就是要重视和加强发展江苏地方的金融控股公司。一、金融控股集团是发展江苏地方法人金融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9.
江苏沿海地区发展规划、长江三角洲地区区域规划和苏南现代化建设示范区规划"三大规划",早在党的十八大之前就确定为国家发展战略;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又创造性地提出了"两带一路"新的三大国家战略。"两带一路"超越长三角,但起点或支点都在江苏境内。因此,当前江苏面临实施六大国家战略的重大叠加机遇。江苏一定要用好这六大国家战略机遇,在全面深化改革中争创江苏发展新优势,谱写辉煌美丽中国梦的江苏篇章。  相似文献   
10.
侯祥鹏  ;吴先满 《唯实》2014,(10):50-52
建设长江经济带是党中央、国务院的重大决策部署,对于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具有非常重要的战略意义。作为长江经济带中的发达省份,江苏可以从自身特点出发,发挥自身的重要作用,主动参与和推进长江经济带的发展,促进产业有序转移。一、长江经济带产业转移存在的问题与应对原则在促进长江经济带产业转移过程中可能存在如下问题:一是发达地区的产业空心化问题。发达地区在加速制造业向欠发达地区转移的同时,如果不能及时引入新兴产业或新兴产业不能迅速成长起来以填补产业转出后留下的空白,将会影响发达地区的生产能力和就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