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篇
  免费   0篇
中国共产党   18篇
  2010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闽北“大跃进”之反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跃进”是“左”倾错误思想指导下的产物,其内容涉及各行各业,希冀在一夜之间超英赶美,一步跨入共产主义社会。综观闽北的“大跃进”运动,应该说是有得有失,但是,失大大地超过得,最终是得不偿失。 在运动中,闽北人民响应党的号召,奋发图强,艰苦奋斗,以高度的建设社会主义积极性和创造性忘我工作。在经济建设尤其是农田水利、道路交通设施上取得了一定成就,创办了森工、造纸、钢铁、水泥等企业,社办工业也由此起步,初步改变了闽北工业极端落后的状况。按当时的行政区划统计,工农业总产值从1957年的2.56亿元增加到1960年的6.04亿元,其中工业总产值从1.09亿元增加到  相似文献   
2.
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是闽北农村改革开放以来取得最深刻、最具历史意义的成就之一。从一定意义上讲,产业结构的调整,正是改革开放以来闽北农村经济顺利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闽北农业资源结构呈多样性,有耕地323.56万亩、山地3167.63万亩、森林2572.18万亩、草场  相似文献   
3.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农村实行以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责任制,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粮食产量连续上几个台阶,基本上解决了12亿人口的温饱问题。然而,1985年以后,粮食产量几度徘徊,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道路还是艰  相似文献   
4.
1933年9月,国民党反动派发动第五次军事“围剿”,我闽赣省首府黎川失守,省党政军机关撤至建宁,闽北苏区与中央革命根据地的联系被切断。是时,以闽赣省委宣传部长黄道同志为首的省委代表团正在抚东一  相似文献   
5.
“实行家庭联产承包,是中国农民的伟大创造。”①这个历史性的结论,来之不易。闽北农民也曾为这个“伟大的创造”倾注了心血,作出了贡献。 闽北地处福建的西北部丘陵地带,交通不便,地块细小,居民点分散,不宜于大呼隆式的集体耕作。1956年基本实现农业合作化后,为了克服在公有制条件下劳动程序复杂,集体管理困难等弊病,一些农业生产合作社便模仿工厂“按件计酬”的做法,采取  相似文献   
6.
发生在50年代末期的“大跃进”运动,是我党工作的重大失误,使国民经济建设遭受严重的挫折。对于这场失误的原因,中央在1962年1月召开的“七千人大会”上,曾经有过痛切的分析,认为有经验不足、违背民主集中制、分散主义严重、不实事求是、只反右倾不反“左”倾等原因,但认真分析起来,其根本原因应是不实事求是酿成了大错。这些,都可以从决策的过程看出来。  相似文献   
7.
黄道同志是闽浙赣革命根据地党和红军的缔造者之一。他是江西省横峰县人,与方志敏、邵式平共同领导了著名的弋横农民武装暴动。1931年4月随红十军到闽北,任中共闽北分区委书记,在闽北战斗了整整7个年头,为闽北革命斗争的胜利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相似文献   
8.
红包源于何时,不可确考。不过,华夏民族乃礼仪之邦,自古便有送礼的习俗。春秋时的孔子在《论语·述而》中说:“自行束脩以上,吾未尝无诲焉。”朱熹解释说:“古者相见,必执贽以为礼,束脩,其至薄者。”据说,脩是干肉,十条肉绑成一块为束脩。古代诸侯大夫以束脩为礼物相馈赠。《礼记·少仪》说:“其以乘壶酒、束脩、一犬赐人或献人。”译成现代汉语那就是说:“他们用四壶酒、十条干肉和一条狗  相似文献   
9.
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主要内容的农村第一步改革,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但是,随着农村商品经济的发展,如何突破分户经营、小农经济的樊篱,实现农业的现代化、市场化?闽北“公司加农户”的实践,为深化农村改革、发展市场经济探出了一条新路。“公司加农户”是以经济实体(公司或企业)为  相似文献   
10.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社会主义社会的重要特征,是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目标和重要保证。邓小平一再强调在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时,一定要坚持发展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在教育人民的问题上,他特别强调“要用中国的历史教育青年,教育人民。” 邓小平关于用中国的历史教育人民思想,内容十分丰富,主要有: 一是用旧中国志士仁人为民族求解放的历史教育人民,坚定走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邓小平指出,“我们一定要教育我们的人民,尤其是我们的青年,要有理想。为什么过去能在困难的情况下奋斗出来,战胜千难万险使革命胜利呢?就是因为我们有理想,有马克思主义信念,有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