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中国共产党   7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2004年以来,我省努力抢抓新一轮发展周期的机遇,积极贯彻中央宏观调控政策,坚持推进改革开放、加快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国民经济继续运行于新一轮周期的上升期,预计全年GDP增长12.6%左右。借助政策强力扶持和市场好转的东风,农业和农村经济强劲复苏,能源、原材料等基础工业强势增长,一跃成为经济发展的新亮点;混合经济、重组经济的活力日益彰显,带动家电、钢铁、建材等制造业快速发展,企业效益创  相似文献   
2.
2007年安徽经济走势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6年,我省经济实现了“十一五”时期的良好开局,前三季度经济增速12.5%。经济增长稳中加快的同时,经济运行的质量、结构和效益向好。财政收入、城乡居民收入大幅增长,投资结构不断优化,  相似文献   
3.
当前我国买方市场已经形成,市场机制的作用逐步增强,企业正步入专业化竞争时代,机制、规模、技术、管理和企业家才能日益成为企业赢得竞争的关键性因素。鉴此,笔者认为,促进国有企业的发展,必须着力塑造其新的竞争优势。  相似文献   
4.
皖江地区及合肥市的率先发展,对于安徽新世纪初的发展态势,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现实已表明,皖江地区及合肥市的开发开放已进入主动融入长江三角洲、以区域合作促发展的新阶段。加速这一发展,应从皖江实际情况出发,明确加快皖江开发开放的主攻方向和战略性举措。  相似文献   
5.
安徽沿江近海,交通便捷,资源丰富,文化灿烂。安徽人有着敢为天下先的勇气,凤阳小岗村农民"大包干"开启了中国农村改革的序幕;新世纪新阶段,江淮儿女有志于在中部崛起中奋力争先。翘首东望,是发达的沿海地区;瞩目西部,发展普遍提速。形势逼人,不进则退。省委、省政府及时提出"抢抓机遇、乘势而上、奋力崛起"的总体思路,得到了全省人民的热烈响应。为此,本刊组织有关领导、专家撰文,进一步分析我省奋力崛起面临的宝贵机遇和可乘之势,研讨奋力崛起的着力点,以期对各地的工作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6.
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已有一年多时间了。国民经济经受住了入世初期的考验,保持了快速健康发展态势。本文在分析入世对全国经济发展影响的基础上,着重阐述了入世对我省经济发展的利弊变化,指出在当前和未来一段时间内,入世对我省经济发展的积极效应初步显现,但也面临严峻的竞争挤压,真正的入世考验还在后头;牢牢把握竞争的主动权,必须加快熟悉、掌握和运用WTO规则,趋利避害,努力把挑战转为机遇。  相似文献   
7.
当前开发区的发展环境发生了深刻变化,我们必须重新审视开发区的战略定位,在扩大开放、产业促进、投资环境、市场化开发等方面进行创新,塑造开发区新的优势,增强开发区的综合实力。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