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中国共产党   10篇
  2023年   1篇
  2013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吴直雄 《党史文汇》2013,(12):53-57
毛泽东平生爱好诗词,亦酷好楹联。他独具慧眼地对中国楹联珍品予以关注,并对其中某些楹联珍品,或予以评点、或予以品鉴、或予以圈画、或予以引用、或予以赞赏、或予以书写、或注目而视、或吟诵不已、或抄下留存,乃至印发部下,指示他们学习。  相似文献   
2.
韶山毛泽东纪念馆编著的《毛泽东生活档案》一书这样写道:毛泽东本人,年仅16岁就出了乡关,将中国传统的“孝道”抛在了一边——他的父亲曾竭力要将他培训成一位商人,但他却始终未按此意愿行事。为此,父亲晚年心绪黯然,临终前,他伤心地自作挽联:决不料百年有一旬,哭慈母又哭严君,血泪虽枯恩莫报;最难堪七朝连七夕,念长男更念季子,儿曹未集去何匆!原来,毛父于1920年1月去世时,长子泽东尚在北京,季子泽覃也在长沙,唯次子泽民在身边,做父亲的怎能不心伤?这是一副形象生动逼真、感情浓郁异常的绝妙挽联。李敏之女、毛泽东与贺子珍的外孙女孔东梅,…  相似文献   
3.
吴直雄 《党的文献》2006,(5):56-60,77
自从蒋介石及其御用文人攻击毛泽东《沁园春·雪》有“帝王思想”以来,此种说法,因种种原因。阴影难散。其实从毛泽东《沁园春·雪》词的用典情况来看,从岳飞的名词《满江红》(怒发冲冠)的用典被不少文史大家所误读而造成的严重恶果来看,所谓毛泽东《沁园春·雪》词有“帝王思想”之说,纯属荒谬妄评。  相似文献   
4.
据1997年10月珠海出版社出版、何艾珍、吴湘清、李全安所著的<趣联·谐诗·诗故事--开心一读>一书载:"毛泽东挽妹长联.毛泽建为革命捐躯墓葬衡山凤凰山,时在1929年8月."这副楹联内容如下:  相似文献   
5.
江泽民妙用传统诗词楹联吴直雄诗词和楹联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其独特的风格和神韵,深受人们青睐。中共中央总书记江泽民对祖国的传统诗词和楹联也十分喜爱,在研究问题和指导工作中,不时运用,有顺手拈来之妙。他所创作或引用的传统诗词和楹联,紧...  相似文献   
6.
续诗,一是指续吟他人的诗,或是巧妙地续写出与他人诗浑然一体的诗的艺术。毛泽东的续诗,数量虽不算多,然其续作一出,即颇富高雅的情趣,往往不同反响,能给人以智、给人以笑、予人以美的享受。一、续写乔冠华诗,自乔冠华之音。1973年4月的一天,毛泽东召集会议听取关于中美谈判的汇报。有人说1972年尼克松、田中相继访华,我国的外交形势大好,外交部长乔冠华诗兴大发,写了三句打油诗,可惜还缺第四句。毛泽东笑着说,我来给乔老爷填后两句:“乔老爷,你的前两句是‘八重樱下廖公子,五月花中韩大哥。’我现在给你填后两句:‘莫道…  相似文献   
7.
对于江西红军时期的历史,史学工作者从多重角度进了系统的全面的深入研究。然而,搜集整理红军时期的楹联创作并进行研究者却不多见。红军时期的楹联作品,不是一般的文艺创作。它出自特定的时代和环境,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这些楹联作品,或出自苏区群众之手,或出自红军战士之手,或出自红军首长之手,表现了极为丰富的思想内容。这些楹联作品,自出机杼,不拘一格,或论述革命纲领,或颂扬党的政策,或缅怀革命先烈,从各个不同的侧面,再现了当年红军的风貌和如火如荼的革命斗争,是无产阶级文艺的瑰宝。一、江西红军时期的楹联,记录了当年官兵、军民的鱼水之情,再现了我党我军的光荣革  相似文献   
8.
姓名,本是一个人的标志或代号,是个体表征自我存在的生命编码.但是,只要我们细心地考察,就不难发现中国人姓名这个编码,还蕴含着取名者的主观要求和意愿.在毛泽东的人际交往中,当他在论及人的姓名时,尤其擅于挖掘人名的深层意蕴,以达到理想的交际效果.而他借诗中的词语巧代人名的藏名释名艺术,简直是到了出神入化的奇妙境地.藏名释名寄厚望黄镇是将军外交家,原名黄士元.那一年,黄镇将军赴布达佩斯.临行前曾受到毛泽东的接见.毛泽东缓步走到黄镇跟前,停下脚步问:“黄镇,你原来那个名字黄士元不是很好吗?改它做什么?”“我脾气不好,需要提醒自己  相似文献   
9.
韶山毛泽东纪念馆编著的<毛泽东生活档案>一书这样写道: 毛泽东本人,年仅16岁就出了乡关,将中国传统的"孝道"抛在了一边--他的父亲曾竭力要将他培训成一位商人,但他却始终未按此意愿行事.为此,父亲晚年心绪黯然,临终前,他伤心地自作挽联:  相似文献   
10.
<正>毛泽东于1963年前后曾手书北宋诗人林逋《山园小梅》诗中名句“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昏黄”。查所有载有林逋《山园小梅》诗的版本,皆是“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而不是“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昏黄”。有学者认为这是毛泽东的笔误。是笔误吗?笔者以为不是,此举正是毛泽东高水准意到笔随的精心修改,决非其笔误!林逋的《山园小梅》(其一)云:“众芳摇落独暄妍,占尽风情向小园。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