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9篇
  免费   0篇
世界政治   5篇
法律   2篇
中国共产党   4篇
中国政治   36篇
政治理论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2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慢半拍的天津人寻找什么?吴若增(著名作家、小说家)"吃着大白菜,想着政治局"──这是北京人用以自嘲的一句话。不过虽说是自嘲,他们说起这句话来的时候,脸上的表情却是一派的得意洋洋。应该说,他们的得意洋洋是有道理的,因为论起忧国意识,神州之内确属北京人为...  相似文献   
2.
我看书法     
有一个事实,很容易被人们忽略,那就是两千年来,写毛笔字的中国人其实一直都是“一小撮”,因为两千年来的大多数中国人都是文盲。  相似文献   
3.
和谐自己     
吴若增 《党政论坛》2009,(12):26-26
社会不和谐,要发生冲突,要激烈动荡;自己不和谐,要内心苦闷,要惹是生非。因此,我们要和谐社会,也要和谐自己。  相似文献   
4.
吴若增 《人民公安》2010,(23):49-49
慈善这事情,与有钱没钱有关,也无关,说到底是无关,因为关键不在你有没有钱,而在于你有没有爱心。  相似文献   
5.
给,还是不给?这是个问题。这个问题,我去繁华地面时常会碰到。为此,我常常会感到几分懊恼,觉得这其实不应该是个什么问题——或者便是个什么问题,也其实与我无关,何至于自寻烦恼呢?  相似文献   
6.
善恶之研究     
吴若增 《人民公安》2006,(10):56-56
20年前我就发现:一、善良之人与邪恶之人的最大差异,就是善良之人总用善良之心去理解别人,而邪恶之人总用邪恶之心去猜度别人。二、这是一种思维习惯,反映方式。它非常固定化,因此可叫做思维定势、反映定势。三、问题是这种定势,很难被人发现或认识,因为善良之人固然用不着掩饰  相似文献   
7.
常存恐惧     
吴若增 《人民公安》2006,(21):58-59
若干年前,拜读过朱光潜先生的一本美学大作。在这本大作中,他用了许多篇幅论述“恐惧”,认为“恐惧”乃是人的七情六欲之中最为基本的情感,于人生的意义最大,因此尤须关注。记得当时读了,还觉得他有点儿小题大做,及至渐渐年长,所见所闻累积,才发现这个“恐惧”的意义实在是太大太大了!据报载,某国有一个小男孩儿,六岁。奇怪的是,他天生就没有能够感受痛苦的神经,因此,无论是开水烫,刀子砍,还是脑袋破了鲜血直流,胳膊断了在袖口那里耷拉着……他都没有感觉,更不觉疼痛。记得我读到这里,新奇之外,还觉得这有多好,一辈子不知道疼痛不知道痛苦,…  相似文献   
8.
农场纪事     
我是“文革”期间的1968年岁末与1969年元旦之交,从天津坐车到达宁河火车站的。这个时间之所以记得这么清楚,是因为我们爬上了农场派来迎接我们的大卡车的时候,车站的广播喇叭正巧放出了“新年钟声”,然后就是当时必不可少的震耳欲聋的革命音乐和播音员气壮山河的叫喊。那时,正  相似文献   
9.
抗击打     
吴若增 《人民公安》2011,(19):47-47
有了抗击打的能力。才能在受挫时做到从容不迫,应对裕如,又保持了自己的尊严和品位。  相似文献   
10.
西边的那位杨姓女子拼死崇拜刘德华一事,终于尘埃落定。那是一位记者采访她时,她说她已经从媒体上得知了刘德华与朱丽倩结婚的消息。于是,她说:“我从这件事情(上)惊醒了,明白了许多道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