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各国政治   1篇
中国共产党   5篇
中国政治   2篇
政治理论   2篇
综合类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3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日,中央苏区第一次反“围剿”主战场的江西省永丰县.发现了一叠共40张保存完好的《红军第四军司令部布告》。该布告发布于1929年1月,全部用长71.2厘米、宽45.9厘米的宣纸书写;上有“军长朱德、党代表毛泽东”的署名,字迹清晰,“红军第四军之印”鲜红夺目,毛泽东同志手书的“这是红军1929年1月从井冈山下山向赣南闽西途中的布告”也清晰可辨。据党史和档案部门的同志说,事隔70余年,能发现这么多保存完好无损的红军布告实属罕见,它为研究红四军军史乃至中国共产党的革命斗争史提供了十分珍贵的原始资料。永丰县发现《红军第四军…  相似文献   
2.
江西省永丰县湖西村,坐落在一个四面环山的小盆地里。全村现有608户人家,3056人。同中国绝大多数农村一样,这里的村民也是以种田为生。说来你也许不会相信,自国家恢复高考的第二年1978年起,村里应试生年年榜上有名。至1998年,共考取大、中专生80名...  相似文献   
3.
4.
周忠华 《求知》2013,(7):11-14
差异使文化互动有了必要,同一使文化互动成为可能,正是差异和多元互动,构成了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真正的源泉和不竭的动力。只有坚定不移地促进文化良性互动,才能不断实现社会主义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只有坚定不移地实现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局面,才能不断为文化发展创造有利的条件;只有坚定不移地推进文化大发展,才能不断增强  相似文献   
5.
端午粽香     
周忠华 《新民周刊》2023,(23):40-40
记得小时候,每当端午节临近,外婆就会从田地里割来艾草,很有仪式感地,把一束系了红绳的艾草郑重地靠在家门口。那时候,外婆家后院菜地里的几株端午槿,已经盛开,红色的花儿,美丽清新,着实喜人。每年端午,外婆用自家艾草包粽子时,除了纯糯米的白粽子,还会准备两种口味的食材:一种加红豆,一种加火腿肉。  相似文献   
6.
“状元之父”罗贞祥□周忠华在江西省永丰县瑶田乡湖西村,人们都称老支书罗贞祥为“状元之父”。今年62岁的罗贞祥,三个儿子,全部考上了大学。他自1969年担任村党支部书记至1997年1月退休的28年间,为村里培育出70名当代“状元”———大、中专生。说起...  相似文献   
7.
今天的每个人都不会否认自己奔跑在拥有财富的康庄大道上,人人都竭力让自己不落在这场财富盛宴之后,努力通晓一个个晦涩难懂的经济学名词,跑赢CPI,跑赢大盘,跑赢人民币升值,也跑赢人民币贬值——中国人的财富意识。第一次如此清晰而坚决:富有,更富有。  相似文献   
8.
人为性与为人性:道德的本质属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忠华  易小明 《唯实》2008,1(1):29-31,90
道德因人而生,为人而存在。整个人类伦理思想史表明,道德从来不是“自然存在物”,而是一种“人为的”和“为人的”存在。失去“人为性”的道德是虚无,失去“为人性”的道德是外在于人的僵死的工具,且一旦极端化,就会成为束缚人发展的桎梏、枷锁!“人为性”与“为人性”的统一程度从根本上决定了道德意义的实现程度。  相似文献   
9.
村规民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含量是指村规民约中所包含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量。由于村规民约具有相对独立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相对静止性,因而其能够被评估。评估的核心要素是村规民约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二者共同决定了评估指标生成的逻辑。其中,一级指标由村规民约文本内容的价值基础、村规民约体现社会关系的价值原则、村规民约执行的价值后果共同构成;二级指标由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共同构成,且决定评估的实测指标,即由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生成相应的实测指标。评估模型则是特定村规民约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因子相应得分的测算方法。  相似文献   
10.
周忠华 《唯实》2006,1(11):3-5,31
人类社会的发展是差异化的,它既表现为由类束缚经群体中介而个体自由再到三者和谐发展的历史趋势,亦表现在不同自然和历史条件下的民族国家的共时性发展之中。人类的道德就是在人类社会差异化进程中不断凝聚发展起来的。基于此,应当从人是类本质、群体本质和个体本质的统一这一视角出发,从客观逻辑和现实社会发展两方面来透视人类道德变化发展规律,并进而阐述不同自然和历史条件下的民族国家的道德差异化发展程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