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中国共产党   3篇
中国政治   1篇
综合类   8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从写作学的角度来看,我们写任何一篇文章,都必须解决两类矛盾:一是存在和意识的矛盾,一是意识和表达的矛盾。这两类矛盾都很难解决,但比较起来,最难解决的还是存在和意识的矛盾。换句话说,首先要端正思想路线,正确地认识客观现实,然后才能用语言文字表达思想意识,反映现实,指导实践。在这方面,《邓小平文选》是我们学习的光辉典范。 《邓小平文选》三卷共收讲话、谈话222篇,这些文章是指导我们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文献。纵而观之,它最根本的一点就是坚持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这不仅  相似文献   
2.
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伟大进程中,我们党和邓小平同志在领导全国人民进行改革开放伟大实践活动的同时,对马克思主义学风建设,作出了新的重大贡献,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宝库。尤其是邓小平同志作出了许多精辟的论述,在学风建设上功不可没。  相似文献   
3.
《聊斋志异》是讽刺艺术的不朽之作,讽刺艺术在《聊斋志异》中倡以充分体现,是作品的灵魂与生命所在。  相似文献   
4.
孝道作为儒家伦理道德思想传统的核心内容,对我国民众的精神生活产生了深刻影响。作为封建社会的唐代,它有继承传统的一面,更应看到它扬弃传统的一面。研究唐代孝道可以从中受到启迪,而且对于今天建构和谐文化也是富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5.
"美"是衡量文章好坏的标尺.要使文章"美",作者必须捕捉"美点".研究文章美点,主要是研究文章美的构成因素,而安设兴会点和捕捉意境点正是我们构思美文时特别要注意的两种方法.  相似文献   
6.
建构当代社会主义和谐文化体系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文章从重仁义而轻功利、重人伦而轻鬼神、重内省而轻外化、重入世而轻出世四个重要方面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特点进行阐述,分析其长处与短处,并将其与西方文化作一些对照比较,从而使人加深对传统文化的正确认识,并引发对当代和谐文化精神建构问题的思考。  相似文献   
7.
医案与议案     
“人无千日好”。一个人免不了会生这样那样的毛病。人有病要请医生诊治。精明的中医常将自己得意的临床验案,扼要明了记录下来,反映出症状、病因、药方、药效,这样就是医案。好的医案有特色,有参考价值,为历代医家所珍视。社会和人体有相似之处,总有各类各样的弊病。当今我们所处的社会属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自然也有不少弊端,需要不断自我完善。在社会弊端面前,有的人会  相似文献   
8.
江泽民主席在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的讲话《正确处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若干重大关系》中,谈到两个文明的建设关系时指出:“要把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作为统一的奋斗目标,任何情况下,都不能以牺牲精神文明为代价去换取经济的一时发展。”这一问题的提出,涉及到两个:文明建设之间的关系,也关系到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等一系列重大的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  相似文献   
9.
节庆,是人类社会各个族群普遍传承的一宗重大的显形文化事象,从先秦时期节庆文化的雏形出现开始,中华传统节庆文化已经历了几千年的风雨洗礼,时至今日,她仍然一如既往地伴随在勤劳、善良的国人身边。只要保持其应时而变的固有特征,“与时俱进”,就一定能找到她在当代和未来社会中的应有位置。  相似文献   
10.
蒲松龄的《聊斋志异》集中反映了他那个时代广大士人的精神追求与风貌,其间浸透了儒家思想的影响。分析、探讨《聊斋志异》中的儒家思想,有助于更深刻地理解原书的思想内涵,同时,也可以借此了解儒学在以往社会生活中所占据的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