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篇
  免费   0篇
中国共产党   8篇
中国政治   5篇
政治理论   3篇
综合类   3篇
  2020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0 毫秒
1.
公司社会责任从类型上可划分为经济责任、法律责任和伦理责任三大类型。公司的社会责任应当包括对职工(雇员)的责任、对债权人的责任、对环境、社区和慈善事业的责任。公司承担社会责任,体现了正义的要求,有助于树立正确的效率观,有助于实现全球性的资源秩序。  相似文献   
2.
完善巡视制度程序性规范是实体性规范得以实现的保障,是增强巡视权威性的必然选择,也是党的建设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的现实需要。我国古代巡视制度和西方相似制度中蕴含丰富的程序性规则,对于当今中国巡视制度建设有着明显的借鉴意义。我国党内巡视制度应在公开性原则、独立性原则、及时性原则、效能性原则的指导之下,进一步完善相应的程序性规则。  相似文献   
3.
政府信息公开是政府改革的重大课题,事关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事关民生和群众的切身利益。目前来说,推进地方政府信息公开可以从以下五方面入手:以"回应"为着力点,增强针对性、实效性;以"迅捷"为尺度,力争"跑赢"媒体与舆情;以基层政府为重点,创新方式和手段;以互联网为平台,充分"借力"新媒体;以专业化培训为先导,克服消极防范心态和本领恐慌。  相似文献   
4.
论我国股东派生诉讼制度的完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公司法确立了股东派生诉讼制度。股东派生诉讼制度具有许多突破一般性公司法规范的特点。建立、健全我国股东派生诉讼制度的途径有:采取诉讼费用担保制度、限制原告股东的处分权利、明确股东败诉时的赔偿责任等。  相似文献   
5.
经济法立法权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济法立法权具有主体的多元性、涉及范围的广泛性、行使中有较强的政策性取向等特征。依据不同的标准可以将经济法立法权分为明示的经济法立法权和默示的经济法立法权,中央经济法立法权和地方经济法立法权,以及职权经济法立法权和授权经济法立法权。  相似文献   
6.
改革开放以来,在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和不懈努力之下,我国的农村扶贫工作取得了巨大的成绩,仅在过去的五年里,全国农村贫困人口就减少了3200万人。然而九十年代以来,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入,城镇贫困问题却又日益凸现出来。如何解决好城镇贫困问题,已经成为当前一个不容回避的现实问题。造成城镇贫困居民生活贫困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伴随着企业改革的进程,无情的市场把一部分缺乏竞争力的行业或企业推向了停产或半停产,企业效益差,大量的下岗职工难以安置,是造成城镇贫困的重要原因。据统计,四川省IN3年工业企业亏损面是…  相似文献   
7.
周瑞玲 《前进》2014,(11):33-35
《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各级政府必须坚持在党的领导下、在法治轨道上开展工作,加快建设职能科学、权责法定、执法严明、公开公正、廉洁高效、守法诚信的法治政府。"贯彻《决定》的这一精神,对坚持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提出了更为紧迫的要求。法治政府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核心要求,也是促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8.
论国家公务员的依法行政能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公务员依法行政能力是公务员依据法定的职责和权限实施行政行为的能力。提高公务员的依法行政能力是建设法治型政府的需要和加强党的执政能力的要求。提高公务员的依法行政能力要强化公务员依法行政的法律意识;完善公务员管理的法律、法规;规范公务员学习法律知识的制度;营造全社会尊法守法的良好环境。  相似文献   
9.
周瑞玲 《前进》2016,(6):25-28
正在中国共产党95年发展的历程中,对依法治国认识与实践上的不断深化,不仅昭示着我们党从领导人民为夺取全国政权而奋斗的党,向领导人民掌握全国政权并长期执政的党转变,从受到外部封锁和实行计划经济条件下领导国家建设的党,向在对外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领导国家建设的党转变的历史轨迹,也表明了在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为实现民族复兴"中国梦"的实践  相似文献   
10.
周瑞玲 《前进》2012,(3):49-50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是以明晰林地使用权和林木所有权、放活经营权、落实处置权、保障收益权为主要内容的综合性改革,是农村生产关系的一次重大调整,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生态文明,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迫切要求。2008年以来,我省本着“吃透中央精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