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中国共产党   11篇
  2020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10月11日下午4时,县委办公大楼突然来了5位陌生人,他们捧着一面“感谢松桃县纪委:排忧解难,立竿见影”的锦旗。这是松桃苗族自治县纪委开展“三访”活动以来,扎实为百姓解决了多年未果的一起陈年积案后,普觉镇真武堡村5位村民特地来向县纪委赠旗。  相似文献   
2.
唐义长 《当代贵州》2007,(10):45-45
4月17日,渝怀铁路铜仁地区客(货)运正式开通。渝怀铁路于2000年12月开工建设,铜仁站客(货)运的开通,开辟了铜仁连接东南沿海和中部地区的快捷大通道.大大提升了铜仁的区位优势.大大改善了铜仁的对外开放条件。  相似文献   
3.
《当代贵州》2007年第24期推出的三个人物,给人留下很深的印象。  相似文献   
4.
唐义长 《当代贵州》2020,(11):76-77
"乡亲们,疫情防控不能放松,春耕备耕也不能耽误。今天,大家做好防护措施,继续栽油茶苗……"2月26日一大早,松桃自治县正大镇地所村驻村第一书记田运就赶到村委会,叮嘱前来油茶基地务工的村民克服困难,做到疫情防控和春耕生产两手抓。"我们对栽苗务工村民都要进行疫情防控知识培训,每天都要严格进行身体检查。"田运与驻村工作组对务工村民逐一测量体温、做好记录。  相似文献   
5.
唐义长 《当代贵州》2008,(14):55-55
贵刊2008年第11期专题报道了我省支援四川省抗震救灾的点点滴滴,可以说,从一个独特的视角诠释了新时期贵州精神。灾难发生后,全省上下,紧急行动,争分夺秒,前往救援。专题报道版式新颖、简洁,文章立意新远,行文朴实、精炼,是一次患难相助、和衷共济的真实写照。一次次捐款、一声声问候、一句句安慰、一个个鸡蛋……折射出了完整的人性美,  相似文献   
6.
<正>《当代贵州》2009年第20期"六十载光影记忆——图说贵州60年巨变"一组报道,大图、小图、主图、副图,图文并茂,相得益彰,具有较强的视觉冲击力,是新中国成立60周年以来我省发展变化的真实写照。  相似文献   
7.
我村茶叶企业的落户,源于三年前的一天。我在一次走访中了解到村里土质、气候很适合种植茶叶,便通过多方对接,引来一客商,投资200余万元在村里新建2000亩生态茶园和制茶厂,并采用"基地+公司+农户"及"专业合作社"模式,解决当地群众就业,增加群众收入,带动群众致富。  相似文献   
8.
田慕刚 《当代贵州》2011,(31):54-54
我1998年入伍,2000年退伍那年我才20岁。回家后,我又重背书包,踏进学堂,成为一名中学生。2004年,通过勤奋学习,考上了贵州师范大学。2008年大学毕业,在贵阳一公司上班。2010年,我以高票当选为彭宗村党支部书记。  相似文献   
9.
唐义长 《当代贵州》2010,(22):32-32
<正>2010年11月10日星期三晴天刚破晓,松桃自治县妇幼保健站门口便热闹起来。一群"白衣天使"整装待发。主持工作的副站长吴萍老早就起了床,站在队伍前面,她耐心地给十几名医护人员交代任务。  相似文献   
10.
<正>《当代贵州》2010年第2期"特别策划"栏目"透过媒体看贵州"这组报道,彰显了媒体的责任、媒体的声音、媒体的力量,着实记录了贵州跨越式发展惊天动地的历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