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篇
  免费   0篇
中国共产党   3篇
综合类   18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关键在农村,农村经济的繁荣在于加快农村城镇化进程.农村城镇化关系到大量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关系到农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关系到农业现代化的实现等重大问题.  相似文献   
2.
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关键在农村,农村经济的繁荣在于加快农村城镇化进程。农村城镇化关系到大量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关系到农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关系到农业现代化的实现等重大问题。农村小城镇建设情况怎样,还存在哪些问题,需要进一步完善什么?带着这些问题,笔者近日对青神县农村小城镇建设情况进行了调查。 一、青神县农村小城镇建设的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世界各国越来越重视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战 略的实施,绿色环保、绿色消费、绿色科技、绿色产业、 绿色文化等观念日益被人们所接受,追求安全、优质、营养食品生产已成为全球农业发展的主流。我国也非常重视绿色食品的生产。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增强农业的市场竞争力。温家宝总理在最近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提出了发展优质、高产、高效、生态、安全农业的新要求。乐山只有大力发展无公害农产品,积极发展绿色食品,努力发展有机食品,不断"绿"化城乡居民的"菜篮子",才能进一步增强农产品在国内外市场的竞争力。  相似文献   
4.
学习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任何一个人、一个组织、一个政党、一个民族,要想进步,实现自己美好的理想,都必须进行不懈的学习。只有学习才能获得知识,才能创造出人类需要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世纪之交,我们党的各级领导干部大兴学习之风,有其特殊意义。  相似文献   
5.
20世纪90年代以来,以微电子、计算机和网络技术为代表的信息技术迅猛发展,许多国家借助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促进了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作为正在由农业国向工业国转变的我国只有抓住信息技术革命这一难得历史机遇,通过实施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发展战略,才能充分发挥后发优势,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加快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的进程。  相似文献   
6.
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新世纪新阶段我国治国理政的重大方略。科学发展观是崇尚和谐的发展观。和谐社会建设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努力促进社会各个层面的和谐。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乡镇政府由于新办企业、公益事业,改善办公条件和农村“两金”清理等原因,形成了不同程度的负债。乡镇政府适度负债无可非议,但现在乡镇政府的负债几乎都大大超越了自身实际的承受能力,成为乡镇政府沉重的包袱,严重影响了乡镇的政权建设和经济发展。化解乡镇政府过度负债成为当前农村工作的一个热点和难点问题。 一、乡镇政府过度负债的现状及原因 当前我国乡镇负债面广,负债金额大,负债情况复杂。据有关资料显示,1999年末四川省南充市481个乡镇中就有456个乡镇负债,负债面达95%,负债总额108559万元,乡镇平均负债237.9万元。截止2000年底,四川省乐山市市中区全区乡镇负债达8692万元,30个乡镇、办事处平均负债290万元,负债最多的乡镇高达1423万元。到  相似文献   
8.
党校工作教学是中心,科研是基础,党校科研应紧紧围绕党委和政府中心工作展开,深入乡镇和村社开展科研合作,充分发挥党校科研的指导作用,支持县(市、区)委党校承办全市党校系统科研工作会,全面提升县级党校的科研能力,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为提升干部教育培训质量服务。  相似文献   
9.
在政府职能转换背景下,公共服务职能成为乡镇政府最主要的职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给乡镇公共服务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财政压力、激励不足和地区性差异是当前制约乡镇政府公共服务能力的主要问题。问题的解决既有待于上级政府的政策调整,也有待于乡镇政府自身的努力。  相似文献   
10.
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是世界各国长期以来普遍存在的现象,这一现象自20世纪30年代以来开始受到各国政府的重视。新中国成立后,三代领导人先后选择了“均衡——非均衡——再均衡”的发展战略思路。由于时代不同,各自面临的国际国内环境的差异,三代领导人选择的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思想不尽相同,实践的效果也不一样。探讨新中国三代领导人的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思想及其演变过程对新世纪搞好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