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中国共产党   7篇
中国政治   3篇
  2010年   1篇
  2006年   3篇
  1997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肖娴先生谓,学碑当用帖相济,“以纠碑之朴野”。与此相近,前人亦有以碑益帖之说,即以碑强笔力,救其柔软。肖娴先生为当世碑学大家,先生少从康有为学,为其嫡传弟子。南海(康有为)虽有抑碑扬帖之论,然其书则为碑帖合一之相。  相似文献   
2.
论坛责我谈谈民族文化问题,初以为不难,至伏案面笺时,才觉其不易。原因是,中国文化传承久远,绵绵不辍,文献之多,不亚瀚海,且学理玄深,流派纷繁,此岂我辈为短文能道其万一?我所能作挂一之说者,只是前贤所未及的细琐。  相似文献   
3.
人,尤其是要入,活到五十九岁,想法很多——回首往事,他觉得自己辛苦一生,“什么也没得到——划不来”;左右比比,水平不如自己的“得”到的很多,自己呢?“划不来”;看看年轻人呢,岁数虽小,“得”到的却不少,“划不来”……。往前看呢,自己站在退休、离休的边上,试想,六十一岁时,“谁理我”;六十五岁时,“怎么得了”;七十岁时,“完了”。前前后后这么一想,他觉得剩下的这一年,真是一寸光阴一寸金,非得“干点什么不可”。这“什么”是什么,大家明白,不用我说明。大概而言、笼统而言,他因存此想法,便想大干一番——…  相似文献   
4.
民谚曰:“饥寒起盗心,饱暖思淫欲。”穷也穷不得、富也富不得,怎么办呢?我们姑且别去管怎么办,仔细一想,这句不尽周全的谚语,又有它独到之处──至少,它讲了一种社会现象;至少,它道出了国民性格中的弱点──穷也穷不得、富也富不得。要改变自己的“饥寒”处境,一定要去做“盗”么?见不惯“富”,似乎由来已久,“劫富济贫”曾经被认为是义举。研究社会问题,能“透过现象去看本质”,那是不容易的。现象上,“盗”因“饥寒”而起,可是,“饥寒”又因何而致呢?不少学者早讲了,政治的黑暗、天灾,乃至自然条件差,都可能“使民…  相似文献   
5.
《党的生活》杂志约我写稿.而且,是为专栏写稿;我始而踌蹰、婉拒,继而欣然应约,这其间,有许许多多的想法。想法之一是,作文化人在党刊上撰文,总觉得有点“那个”,所以,始而踌蹰、婉拒。是啊.很难。党刊严肃,这是自然的;而我的文章一严肃,便会让读者——多数是党员干部——生厌乃至责清:你一个文化人怎么竟对我等“严肃”起来?好吧,不“严肃”,换一个路数,不妨“嬉笑”为之,可是,一“嬉笑”,又怕有违刊物的性质。“怒”又“怒”不得,“笑”又“笑”不得,多难!所以,我始而拒之。可是,编辑同志说,我的文章,大家都…  相似文献   
6.
1995年6月上旬,方小石老先生的画展在北京揭幕.引起了很大反响。我一直认为.贵州的艺术家很吃亏。如果说,北京是中国各类信息的接、传中心,那么.贵州距这个中心是太遥远了。贵州的一些艺术家非常杰出,可惜“养在深闺人未识”。如果不靠这个画展,大家还是不认识方先生。自然,方先生从不在乎别人对他的“宣传”,他的修养很高,他的心灵至纯至净。今年.他85岁了。60多年来,他潜心于学问、艺术,对别人的标抑褒贬,从不往心里去。这种平常心,真是炉火纯青的境界哩!小石先生造诣极高,但从不以著言摄入、从不以大言自炫。60余年来…  相似文献   
7.
肖娴先生谓,学碑当用帖相济,“以纠碑之朴野”。与此相近,前人亦有以碑益帖之说,即以碑强笔力,救其柔软。肖娴先生为当世碑学大家,先生少从康有为学,为其嫡传弟子。南海(康有为)虽有抑碑扬帖之论,然其书则为碑帖合一之相。宝静学书二十年,由帖入碑,此种经历,正附前辈经验之谈。他开始由晋人王羲之入手,这也是清前学书者的法径,凡《兰亭》、十七帖、圣教序皆临习殆编,后沿流而下,凡唐代孙过庭、柳公权,宋代米芾、元代赵子昂,明代文徵明等都一一摹临不遗。如是十年,虽自感所书“秀逸”,而觉过于“柔弱”,于是转而攻碑,并旁及简牍、砖瓦之迹。…  相似文献   
8.
宝静君学书二十载,由帖入碑,此种经历,正附 前辈经验之谈。他始由王入手,这也是清前学书者的 法径,凡《兰亭》、《十七帖》、《圣教序》皆临习殆遍, 后沿流而下,凡唐之孙(过庭)、柳(公权)、宋之米(芾)、 元之赵(子昂)及明之文(微明),都一一摹临不遗。如是 十  相似文献   
9.
二月二十日晨,我正伏案为《党的生活》撰写专栏文稿,如同往昔一样,依然是抽烟、依然是品茗、依然是独自凭窗;一切都依其然而怵,了无别样。谁料,在这“依然”中,意外的事发生了──邓小平同志辞世了!闻讯,始而呆,继而潜然泪下。文稿的思路奚然中断了,只有满面泪痕。按说,我道约应撰的文稿是杂文.而斯时我却想违约而言他──写点儿纪念小平同志的文字,以寄哀思。能说什么呢?我是一个普通的教师,既未随小平同志南征北战过,也没有在其帐下布政司职,甚至来亲自聆听过他的片亩只语。“普通’如此,就说”普通”吧。一种政策的正…  相似文献   
10.
救救花溪     
我在花溪住了近四十年,四十年的变化太大了。都是变好么?不然。这“不然”之一,便是水的污染。这花溪的水,曾经是那么莹碧,在五十年代,董家堰以上,都可以饮用,至于观赏价值更不须多言了。真是遗憾之至,到八十年代,花溪水遭殃了,至九十年代,更是每况逾下。现在,放鹤桥以下,都是严重污染带。这种趋势令人很不安──有那么一天,花溪会成为污水沟么?在一个数百万人口的大城市近郊,有这么一条澄碧的溪水,其价值毋庸多言。一周之中,有五天你是在非自然的环境中劳碌着。不问个人事业成败如何,你都是在喧闹中奔劳着的。到了周末…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