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中国共产党   1篇
综合类   2篇
  2019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可以从儒字的构成和儒所代表的身份两个方面考究儒的由来,在字的构成上,其来源于需;从身份特征上看,则儒通濡,有沐浴的意思,与原始术士活动有关。生活在春秋时期的孔子,践行儒的行为规范,致力于传承包含儒的活动内容的周礼文化,形成了以周礼文化为核心内容的学说思想;其有成效地开展相关教学活动,并周游列国进行宣传,使其学说影响力逐渐扩大,成为一大思想流派(家),儒家也就由此而生。  相似文献   
2.
20世纪90年代末期,中国城镇住房保障制度进行调整,停止计划经济体制下的福利分房,改为以经济适用房为主的多层次住房供应体系。然而在实践中,住房保障发展非常缓慢。无论覆盖面还是覆盖对象,都与改革之初确立的目标存在很大偏差。基于公共政策环境视角,通过剖析城镇住房保障制度改革的背景和其具体实践环境,提出要从明确住房属性、合理界定政府和市场关系、建设公共服务型政府等方面来优化城镇住房保障制度环境,促进住房保障制度发展。  相似文献   
3.
面对养老服务需求的复杂化及社会治理创新,多元主体治理成为我国社会养老服务变革的新路径。实践中各省市等地方政府正通过政府购买服务、公办民营、公建民营、发放补贴等各种方式进行新的探索。运用质性研究和扎根理论方法,聚焦于微观层面多元主体的角色、行为及互动,通过对各主体相关人员进行半结构化访谈,最终建构起多元主体治理的理论模型,对于当前我国社会养老服务的进一步优化具有重要意义。依据此模型研究发现,在治理的不同阶段,服务提供的主体不同,各主体所扮演的角色及相互间关系都有着不同的表现:在多元主体治理促成期,政府动员是主要推动力,其他主体扮演参与者角色;在治理运行中,各主体在服务的提供中表现出相互依赖关系,主体间开始建构初级伙伴关系;治理监管方面,政府以合同监管为主,缺乏第三方的独立评估,并且监管职能转变滞后;另外多元主体治理过程中还存在诸多障碍。总之,社会养老服务实践层面的治理转型仍有待继续深入。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